彩幡金胜。一笑酬春聊适性。
呆女痴儿。半挽梅花半柳枝。
追欢何计。幸对绿尊环皂髻。
欲舞还羞。美盼娇回碧水秋。

【译文】

彩旗飘舞,金胜闪闪发光,一笑酬春聊适性。

呆女痴儿挽着梅花和柳枝,追欢何必计?

幸对绿尊环皂髻,想跳舞又感到羞。

娇盼回眸,水色碧秋。

注释:

  1.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是宋代流行的一种长调词形式,由《诗经》中的“关雎”等篇演变而来,有七言、八言和六言三种形式。
  2. 其一:第一首。
  3. 和鲁如晦立春:与鲁如晦一起庆祝立春。
  4. 彩幡金胜:彩色的旗帜和金色的胜利标志。
  5. 笑酬春聊适性:以笑来应对春天的到来,随意地享受生活。
  6. 半挽梅花半柳枝:一半挽起梅花枝,一半挽起柳枝。
  7. 追欢何计:如何追求欢乐?
  8. 幸对绿尊环皂髻:幸好有绿色尊酒环绕在黑色的发髻旁边。
  9. 欲舞还羞:想要舞蹈却感到害羞。
  10. 美盼娇回碧水秋:美丽的眼睛回望着碧水秋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人们心情的词。全词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开头两句“彩幡金胜,一笑酬春聊适性”,描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心情。彩旗和金胜象征着春天的喜庆和繁荣,人们以笑来回应春天的到来,随意地享受生活。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的诗句“呆女痴儿,半挽梅花半柳枝”,描绘了春天中的人物形象。呆女痴儿们挽起梅花和柳枝,表现出他们的热情和活力。这里的“呆女痴儿”可能指的是那些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的人,而“半挽梅花半柳枝”则描绘了他们的活泼和灵动。

诗人转向自己的感受,“追欢何计?幸对绿尊环皂髻”,表达了自己对于欢乐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里的“追欢”可以理解为追求快乐,而“幸对绿尊环皂髻”则描绘了诗人对自己幸福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欲舞还羞”,描绘了诗人面对舞蹈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渴望跳舞;另一方面,他又感到害羞。这种矛盾心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困惑。

“美盼娇回碧水秋”,描绘了诗人眼中的美丽景色。美丽的眼睛回望着碧水秋天,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这两句诗以美丽的景象作为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