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胜开轩俯北城,登临风物有馀清。
画屏叠翠千峰秀,玉鉴涵虚一水明。
绝境忽逢幽鹭下,赏心时觉白云生。
欲知太守忘机否,鸥鸟逍遥尽不惊。
清熙阁
选胜开轩俯北城,登临风物有馀清。
画屏叠翠千峰秀,玉鉴涵虚一水明。
绝境忽逢幽鹭下,赏心时觉白云生。
欲知太守忘机否,鸥鸟逍遥尽不惊。
注释:
- 清熙阁:指一座楼阁的名称,可能位于北方。
- 选胜:挑选美好的景色。开轩:打开窗户。俯北城:俯瞰北城。
- 登临风物:登上高楼眺望风景。有馀清:形容景致清新,让人感到清爽愉悦。
- 画屏叠翠:如同画卷般的屏风上叠着层层翠绿的山峦。千峰秀:形容山峰秀丽多姿。
- 玉鉴涵虚:如同玉镜般清澈透明,映照出虚无的水面。一水明:形容水面像镜子一样明亮清澈。
- 绝境:非常幽美的地方或事物。忽逢:忽然遇到。幽鹭:在深林中栖息的白鹭。
- 赏心:令人心情愉悦的事物。时觉:经常觉得。白云生:云雾缭绕,如云朵飘浮。
- 欲知太守忘机否:想知道这太守是否忘记了世间的名利和纷争。忘机:忘记一切杂念,超然于世外。
- 鸥鸟逍遥:鸥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尽不惊:完全不受惊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作者情怀的作品。诗人通过对清熙阁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
诗的首联“选胜开轩俯北城,登临风物有馀清。”表达了诗人选择了一个好地方,即清熙阁,俯瞰着北城的景色,感受到了自然的清新和舒适。这里的“选胜”意味着诗人选择了这个地点来欣赏自然美景;而“俯北城”则表明了诗人从高处向下看的视角。这里的“风物有馀清”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清新和宜人。
颔联“画屏叠翠千峰秀,玉鉴涵虚一水明。”则是对清熙阁周围景色的进一步描绘。诗人用“画屏”和“玉鉴”这两个意象来形容周围的山峦和水面。其中,“叠翠”形容山峰苍翠欲滴,如同层层叠叠的绿色画卷;“千峰秀”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峰的壮观和美丽。“玉鉴涵虚”则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清澈和平静,如同一面晶莹剔透的玉石镜子。这里的“一水明”则突出了水面的明亮和清澈。
颈联“绝境忽逢幽鹭下,赏心时觉白云生。”则是对诗人在清熙阁中的所见所感的进一步描述。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清熙阁中偶遇一只优雅的白鹭,并感到心情舒畅愉悦。这里,“绝境”和“幽鹭”都暗示了清熙阁周围的环境之幽静和美丽,而“赏心”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同时,“白云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尾联“欲知太守忘机否,鸥鸟逍遥尽不惊。”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询问太守是否已经忘记世俗的纷扰和名利,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鸥鸟逍遥尽不惊”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以清熙阁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愉悦。诗人通过与自然界的融合,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