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
峰峦郁密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午夜千溪分水月,清秋十里韵松风。
平生久得名山约,吟赏今才信宿同。

【注】锐公:指苏轼的好友张耒。

【赏析】此诗是诗人于元丰八年(1085年)八月十五日,在琅琊山与张锐、张来等游赏时所作。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琅琊山的幽静美景。

首联:“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

注释:踏着石头穿过云层,一路走来,只看见一条直通山顶的小道。四周被青翠的树木环绕,仿佛走进了一座禅寺之中。

颔联:“峰峦郁密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注释:山峰连绵不断,树木茂密,泉水潺潺,声音回荡在山谷间。楼阁参差错落,树木掩映其中。

颈联:“午夜千溪分水月,清秋十里韵松风。”

注释:深夜时分,月光从千条溪流中洒下,照亮了整个山谷。秋天的松林中,阵阵松涛声伴随着清风传来。

尾联:“平生久得名山约,吟赏今才信宿同。”

注释:我一生都期待着能够和朋友们一起游赏名山,如今终于实现了,真是令人高兴不已。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元丰八年(1085年)八月十五日在琅琊山与张锐、张来等人的游历之作。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琅琊山的自然风光。他首先描绘出一条通往山顶的小道,然后描述了周围的景色。接着,他又描绘了山上的楼阁和树木。最后,他又描绘了夜晚和秋天的景象。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