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月又三日,绣毂狨鞍富贵家。
笙鼓喧天兰棹稳,卖花声里夕阳斜。

湖上其一

长安三月又三日,绣毂狨鞍富贵家。

笙鼓喧天兰棹稳,卖花声里夕阳斜。

注释:

  • 长安三月又三日: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三月》一诗中的“长安三月已向晚,落花飘零伤行客。”这里的长安,指的是唐代京都长安,这里借代诗人自己所在的杭州。
  • 绣毂狨鞍:形容车辆装饰华美。狨鞍是马鞍的一种,通常由贵重的红色皮革制作而成,十分华贵。
  • 笙鼓喧天:指演奏音乐的声音非常响亮,喧天是对喧嚣声音的形象描述。
  • 兰棹:即长船,形状似兰花,用来形容船的样子优雅。
  • 卖花声里夕阳斜:在傍晚时分,当花儿凋谢,人们开始卖花时,夕阳已经斜斜地照在天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画面。首句”长安三月又三日”巧妙地运用对比,将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古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相对比,增添了诗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第二句”绣毂猨鞍富贵家”则描绘了富有人家的豪奢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贵族生活的羡慕之情。第三句”笙鼓喧天兰棹稳”展现了西湖边的音乐盛宴以及平静的游船,给人以宁静而愉悦的感觉。最后一句”夕阳斜卖花声里”,则营造了一种黄昏时刻,人们在落花中卖花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