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马怯征鞍,骎骎欲骤。
昨夜文星动南斗。
广寒宫近,欲上烟霄携手。
素娥不奈冷,凄凉久。
知是谪仙,肝肠锦绣。
天半清风动襟袖。
而今西笑,且饮新丰美酒。
悠然还独酌,谁为寿。

诗句:羸马怯征鞍,骎骎欲骤。

译文:瘦弱的马害怕骑马鞍,想要迅速奔跑。

注释:羸马:瘦弱的马,形容马匹不健壮。怯:害怕。征鞍:骑马所用的鞍子,泛指骑具。骎骎:形容马快跑的样子。欲骤:想要迅速奔跑。

赏析:

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将一匹体弱多病的马在秋日里渴望奔跑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中的“羸马”不仅指身体瘦弱的马,更是诗人自喻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活力的追求。

  •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羸马:这里特指那些体质较弱,无法承受长途跋涉的马。通常在古代诗歌中,羸马常用来象征诗人自己或某个群体的困境和无奈。
  2. 怯征鞍:表示这匹马因为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不愿意再继续承受鞍座的重量。
  3. 骎骎欲骤:这里的“骎骎”用来形容马奔跑时快速且有力的样子,而“欲骤”则表明马想要迅速奔跑,摆脱沉重的负荷。
  • 赏析:
  1. 此句通过描绘一匹羸弱的马渴望奔跑的场景,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和力量的向往。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2.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劳役问题,以及劳动者面对繁重负担时所表现出的无力感和挣扎。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个体的情感体验,还揭示了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3.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内心世界。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其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感皇恩·其二》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现象的反映。它通过对一个简单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脆弱性。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关注那些被忽视的社会问题,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真正的自由与平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