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棱挂晓日,浮鹢违都城。
今代朱伯厚,勇去投簪缨。
津津眉睫间,不见离别情。
问之何能尔,内重外物轻。
声利诱一世,漏尽犹夜行。
岂不厌逐逐,无由息营营。
若人着眼高,不受世网撄。
奋身许国久,艰险亦饱更。
乘传上蚕丛,拥旄到龙廷。
中朝豹尾班,讵可欠老成。
一旦念丘园,拂衣即遐征。
君相虽贪贤,欲留终不能。
班以内阁奥,秩之闲馆清。
皖山插天翠,淮水到海平。
婆娑山水间,可筑半隐亭。
鸡豚入新社,鸥鹭寻旧盟。
收身谢危机,至此全脩名。
嗟我为糊口,偃蹇侵颓龄。
仰羡冥鸿高,俯惭晓猿惊。
青山不负约,行矣谋归耕。
这首诗是送朱大卿归龙舒的。首先,我们来逐句解读:
诗句:觚棱挂晓日,浮鹢违都城。
译文:宫殿的屋脊上悬挂着朝阳,飞鸟离开了都城。
注释:觚棱,指宫殿的屋脊;浮鹢,指飞翔的鸟儿。诗句:今代朱伯厚,勇去投簪缨。
译文:现在的朱伯厚,毅然决然地去放弃官位。
注释:朱伯厚,指朱大卿;簪缨,指古代官员的冠饰。诗句:津津眉睫间,不见离别情。
译文:朱大卿眼中闪烁着泪光,却没有流露出离别的悲伤。
注释:津津,形容眼睛湿润,流泪的样子。诗句:问之何能尔,内重外物轻。
译文: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内心重视外部的事物比国家更重要。
注释:何能尔,即为何能这样;内重,指重视内部事务;外物,指外部事物。诗句:声利诱一世,漏尽犹夜行。
译文:声名和利益诱惑了他一生,即使在夜晚也不停歇。
注释:声利,即名声和利益;漏尽,指时间已经过去;犹夜行,即仍然在夜间行动。诗句:岂不厌逐逐,无由息营营。
译文:难道不讨厌追逐名利,没有机会休息吗?
注释:厌逐逐,即讨厌追逐名利;无由息营营,即没有机会休息。诗句:若人着眼高,不受世网撄。
译文:那些眼光高远的人,不会受到世俗的困扰。
注释:着眼高,指眼光远大;撄,同“萦”,缠绕。诗句:奋身许国久,艰险亦饱更。
译文:为了国家而奋斗了很长时间,即使有艰难险阻也能忍受。
注释:奋身,即奋斗;许国,指为国奉献;亦饱更,即也经得起困难。诗句:乘传上蚕丛,拥旄到龙廷。
译文:乘坐驿车前往蜀地,带着旌旗来到朝廷。
注释:传,指驿车;蚕丛,即蜀地;龙廷,指朝廷。诗句:中朝豹尾班,讵可欠老成。
译文:在朝廷中有像老虎尾巴一样威武的人,不能因为年岁已高就放弃职责。
注释:中朝,指朝廷;豹尾班,比喻威武的大臣;讵可,即怎么可以;欠,指失去。诗句:班以内阁奥,秩之闲馆清。
译文:在内阁担任重要职务,享受清静的环境。
注释:班,指官职;阁,指内阁;奥,指重要的职位;秩,指官职的等级;闲馆,指清静的官邸。诗句:皖山插天翠,淮水到海平。
译文:安徽的山峦如同插入天空的翠绿,淮河的水流向大海。
注释:皖山,指安徽的山;插天翠,形容山峰高耸入云;淮水,指淮河;到海平,形容河水流入大海。诗句:婆娑山水间,可筑半隐亭。
译文:在山水之间徘徊,可以建造一个半隐式的亭子供自己欣赏。
注释:婆娑,形容树木枝叶繁茂摇曳的样子;山水间,指山水之间的地方;半隐亭,指半隐式的亭子。诗句:鸡豚入新社,鸥鹭寻旧盟。
译文:家家户户庆祝新年,鸥鹭在水中寻找昔日的盟约。
注释:新社,指新年时的聚会;鸡豚,泛指食物;鸥鹭,指水鸟;旧盟,指过去的约定或誓言。诗句:收身谢危机,至此全脩名。
译文:收起自己的锋芒避开危险,至此彻底洗清了污名。
注释:收身,指收敛锋芒;谢危机,即避开危险;至此全脩名,指彻底洗清了污名。诗句:嗟我为糊口,偃蹇侵颓龄。
译文:感叹自己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岁月蹉跎让人感到沮丧。
注释:嗟我,感叹自己;为糊口,指勉强维持生计;偃蹇,形容人意志消沉、颓废的样子;侵颓龄,指时间流逝让人感到沮丧。诗句:仰羡冥鸿高,俯惭晓猿惊。
译文:仰望高飞的仙鹤,低头惭愧被惊醒的晨猿。
注释:仰羡,仰望并羡慕;冥鸿,指传说中的仙人骑的大雁;俯惭,低头惭愧;晓猿惊,指晨猿被惊吓而发出的声音。诗句:青山不负约,行矣谋归耕。
译文:青山是不会辜负我们的约定的,现在我们应该回去耕作了。
指青山;不负约,指不会辜负我们的约定;行矣,表示行动起来;谋归耕,指回去从事农业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