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好,底事尚忘归。
但我辞荣还避辱,从渠把是却成非。
跳出世关机。
将五十,老相已相催。
争得气来有甚底,更加官后亦何为。
奉劝莫痴迷。
注释:家山是美好的,为什么还要忘记回家呢?
但是辞官归乡躲避耻辱,却成了非。
跳出世间关。
将五十,老相已催人。
争得一口气又有何用,更加官后又如何呢?
奉劝你不要痴迷。
赏析:此诗以“望江南”为题,写诗人归隐后的心声,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家山好,底事尚忘归。” 家山美好,为什么还要忘记回家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离开家乡已经很久,对家山的感情愈发浓厚和深厚,但仍然无法忘记回家,这可能是由于家乡的亲人和朋友还在期待他归来,也可能是由于他对家山有着深深的感情。诗人在这里使用了反问的手法,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家的怀念。
第二句“但我辞荣还避辱,从渠把是却成非。” 我辞官是为了逃避耻辱,但是这样做反而成为了非。” 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看法。他认为官场生活充满了虚伪和欺骗,而隐居山林则是一种更为真实、纯净的生活方式。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通过否定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跳出世关机。” 跳出世间的烦恼。” 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烦恼往往源于对名利的追求和对权力的欲望,而隐居山林则可以远离这些烦恼,过一种平静、简单、自然的生活。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种理想的境界,即通过脱离世俗的纷扰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第四句“将五十,老相已催人。” 五十岁,衰老的样子已经催促我了。” 表达了诗人对年龄增长的感慨。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变得越来越老态龙钟,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活力和朝气。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对衰老的描写表达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第五句“争得气来有甚底,更加官后亦何为。” 如果争一口气又能有什么用呢?在官场上做官又能做些什么呢?” 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他认为争一口气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成功和满足感,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困扰。而在官场上做官则更是一场虚幻的追逐,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通过质疑的方式来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和对真实价值的追寻。
最后两句“奉劝莫痴迷。 奉劝你不要沉迷其中。” 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追求名利的态度和建议。他认为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容易迷失自己,失去了对生活的真谛和对自我的认识。因此,他奉劝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名利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不要被其中的虚幻所迷惑。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劝诫的语气,表达了对人们行为的建议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