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板频催,双捻袖、飞来趁拍。
锦裀上、娇抬粉面,浅蛾脉脉。
鸾觑莺窥秋水净,鸿惊凤翥祥云白。
看妖娆、体态与山精神,天仙谪。
鞓带紧,弓靴窄。
花压帽,云垂额。
□回雪、定拼醉倒,厌厌良夕。
明日恨随芳草远,回头目断遥山隔。
料多情、应也念行人,思佳客。

满江红 其七 郡集观舞

檀板频催,双捻袖、飞来趁拍。
锦裀上、娇抬粉面,浅眉脉脉。
鸾觑莺窥秋水净,鸿惊凤翥祥云白。
看妖娆、体态与山神,天仙谪。

【注释】

  • 檀板:指乐器檀鼓,古代打击乐器的统称;
  • 频催:反复催促的意思;
  • 捻袖:整理衣袖;
  • 锦裀(yīn):华丽的坐垫;
  • 娇抬粉面:形容女子脸庞娇美;
  • 脉脉:形容眼神含情;
  • 鸾觑莺窥:比喻女子的美貌,眼如鸾鹄和黄鹂般灵动;
  • 秋水:比喻清澈见底的水,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眼睛清澈如水;
  • 鸿惊凤翥(zhù):形容女子的美丽动人;
  • 体态:指女子的体形和气质;
  • 天仙谪:天上的仙女降临人间;
  • 鞓带:指紧身腰带;
  • 弓靴:指宽脚鞋;
  • 花压帽:形容女子头戴鲜花;
  • 垂额:指下垂的发髻;
  • □回雪:形容女子洁白的肌肤像雪一样晶莹剔透;
  • 定拼醉倒:一定喝得酩酊大醉;
  • 厌厌良夕:形容夜晚的美景令人陶醉;
  • 明日恨随芳草远,回头目断遥山隔:表示思念之情深长,无法表达;
  • 多情应也念行人,思佳客:多情的人也会想念远方的人,希望对方平安幸福。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舞蹈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舞蹈画卷。

首句“檀板频催,双捻袖、飞来趁拍”描绘了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檀板的敲打声不断催促着舞蹈,而舞者们则双手紧握起舞。这种描写不仅传达出了音乐的节奏感,也展现了舞蹈的动态美。

接下来的“锦裀上、娇抬粉面,浅蛾脉脉”则进一步描绘了舞蹈者的身姿。在华丽的坐垫上,舞者轻轻抬起白皙的脸庞,双眼低垂如同春蚕吐丝,充满了期待和温柔。这种描述既突出了舞蹈者的美,又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然后“鸾觑莺窥秋水净,鸿惊凤翥祥云白”则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舞蹈者的气质和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鸾鹊和莺燕的眼神都如同秋水一般清澈,而凤凰则在祥云中展翅飞翔,形象地展示了舞蹈者高贵的气质和优雅的姿态。

最后“看妖娆、体态与山精神,天仙谪”则进一步强调了舞蹈者的美丽和超凡脱俗。她的身体姿态如同山岳般挺拔,气质宛如天仙般飘逸,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整首词作通过对舞蹈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舞蹈世界。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和比喻,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舞蹈艺术的赞美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