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北方士,才为国之华。
灵襟绝尘藻,丽藻纷春葩。
虽云服缰锁,高意笼青霞。
子昔久蒙润,逢辰亨乃嘉。
联飞奉台阁,相顾引龟緺。
鲍叔不予怯,楚臣宁汝瑕。
诏书频出沐,归辔屡回车。
时过蒋生径,或诣子云家。
柏将松并悦,人与室非遐。
自谓百年分,风期何所嗟。
君命良不淑,浮生兹有涯。
沈疴犯霜露,幽谶发龙蛇。
美志一朝尽,馀哀千古赊。
招魂知是否,生肘讵真耶。
涂斤失郢匠,膝席夭长沙。
青黄饰沟木,藩褥坠风花。
世事一以谬,何言定隆窊。
都门执讴绋,原路引哀笳。
夕云旌外惨,春日冢头斜。
自此掩瑶轸,其谁知伯牙。

以下是对《哭公实学士》的逐句解释:

  1. 诗句释义与分析
  • “高子北方士,才为国之华”: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某人才华出众的赞美。北方之士指的是来自北方的人,才华如同国家的花朵一样重要。
  • “灵襟绝尘藻,丽藻纷春葩”:形容其人气质清高,不染尘埃,如同春天盛开的美丽花朵。
  • “虽云服缰锁,高意笼青霞”:虽然受到外界的限制或束缚,但仍保持着高洁的志向和抱负,如同笼罩在青天上的云霞。
  • “子昔久蒙润,逢辰亨乃嘉”:过去长期受到滋养,遇到好时机就更加美好。
  • “联飞奉台阁,相顾引龟緺”:比喻一起飞升至高位,相互扶持,如同引导着龟蛇前行。
  • “鲍叔不予怯,楚臣宁汝瑕”:比喻忠诚的朋友不会因小过失而离开,即使楚地的臣子也不会嫌弃你的缺点。
  • “诏书频出沐,归辔屡回车”:频繁的诏书如沐浴一般滋润,归途频频回旋如同车辆停驻。
  • “时过蒋生径,或诣子云家”:走过蒋生的小径,或许到子云的家中。
  • “柏将松并悦,人与室非遐”:像柏树与松树一样愉悦,人与屋子不是遥远的地方。
  • “自谓百年分,风期何所嗟”:自己认为一生注定如此,对于未来的风期感到无奈。
  • “君命良不淑,浮生兹有涯”:君主的命令确实不善良,人生短暂,有限的时间。
  • “沈疴犯霜露,幽谶发龙蛇”:沉疴难治,如同霜露般寒冷;隐秘的预言中出现了如同龙蛇一般的征兆。
  • “美志一朝尽,馀哀千古赊”:美好的志向一旦消逝,留下的余韵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
  • “招魂知是否,生肘讵真耶”:是否能够招回亡魂?活着的手臂究竟真实吗?
  1. 诗句赏析
  • 这首诗以“哭”字开头,直接点明了主题,表现了诗人对死者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中多处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死者生前的形象和品质,以及诗人对他生前遭遇的感慨。
  • 诗中多次提到“才”,强调了死者的才华和品德,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其才华的赞赏和敬仰之情。
  • 诗中也表达了对死者命运的同情和惋惜,以及对逝者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死者生前事迹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死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死者的深情怀念,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1. 相关背景知识
  • 此诗创作于宋庠任翰林学士时。他因直言进谏而得罪了宰相丁谓,因此被贬谪至雷州(今广东电白)。在前往雷州的途中,宋庠写下了这首悼念好友的诗作。
  • 宋庠与友人之间的友谊深厚,他曾在诗中写道:“平生知己唯君耳。”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 诗中的一些用语和意象,可能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现状。例如,“诏频出沐”可能暗示了朝廷对诗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使他受到了冷落。
  • 诗中的一些典故和象征性的语言,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有关。例如,“诏书频出沐”中的“沐”可能是指皇帝的恩泽或关怀,但同时也可能是对诗人被贬谪的讽刺。

此诗不仅表达了对死者的深深怀念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对死者生前事迹的回忆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