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屏仆从,取径问樵牧。
短松新被冈,青嶂远遮屋。
鸡犬无四邻,日月自两毂。
阿师厌机缘,脱迹谢尘俗。
是心大圆明,一室了具足。
汲泉烹细芽,支铛炊脱粟。
默坐契从三,诸方付藏六。
我来同友生,得饱径眠熟。
稍为微风醒,已叹畏景促。
买山知几时,所惜负松菊。
过曹氏坟庵在灊皖间蜀僧修静自天柱退居于此
山郭屏仆从,取径问樵牧。短松新被冈,青嶂远遮屋。鸡犬无四邻,日月自两毂。阿师厌机缘,脱迹谢尘俗。是心大圆明,一室了具足。汲泉烹细芽,支铛炊脱粟。默坐契从三,诸方付藏六。我来同友生,得饱径眠熟。稍为微风醒,已叹畏景促。买山知几时,所惜负松菊。
【注释】
诗题:此诗题为《过曹氏坟庵在灊皖间蜀僧修静自天柱退居于此》,作者宋庠,创作于宋朝。
诗意解析:
- 短松新被冈:短小的松树刚刚生长在山岗上。
- 青嶂远遮屋:远处的青山像屏障一样遮挡着小屋。
- 鸡犬无四邻:形容山林中的宁静和人烟稀少。
- 日月自两毂:太阳和月亮似乎都停在车轮的轮辐上,形象地描绘出天空的辽阔与夜晚的宁静。
- 阿师厌机缘:指僧人摆脱世俗的欲望,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 脱迹谢尘俗:形容僧人彻底脱离尘世纷扰,回归自然的本性。
- 是心大圆明:指的是内心如明镜般清晰,能够洞察一切。
- 一室了具足:意味着在一个安静的空间内,可以满足所有的愿望和需求。
- 支铛炊脱粟:使用铁锅煮饭,用粗糠作为燃料。
- 默坐契从三(或作 默坐参三):默坐时心与道合一,达到“三”即道、德、仁的境界。
- 诸方付藏六:指佛教中的六度万行,修行者需通过六种德行来积累功德。
- 我来同友生:我与友人一同来到此地,享受这份宁静。
- 得饱径眠熟:在竹林深处找到了一个舒适的地方,得以安息,睡得很沉。
- 稍为微风醒:轻微的风拂过,让人从沉睡中醒来。
- 已叹畏景促:感叹时光的流逝,景物的变化迅速。
- 买山知几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购买到这样的山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和珍惜。
- 所惜负松菊:可惜自己无法经常欣赏到这些美景,辜负了自己的心愿。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态度。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意境。诗中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让人感受到山林间的清新与宁静。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自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诗意与哲理,让人在阅读中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生活的感悟。
- 创作背景:宋庠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过曹氏坟庵在灊皖间蜀僧修静自天柱退居于此》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社会环境有关。这首诗可能是在宋庠游览某个山林隐居之地时所作,他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心灵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