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尽日扃,缘是少将迎。
但得常无事,何须更入城。
病同愁鹤瘦,吟伴月蛩清。
我自于时左,非干避姓名。
柴门
柴门尽日扃,缘是少将迎。
但得常无事,何须更入城。
病同愁鹤瘦,吟伴月蛩清。
我自于时左,非干避姓名。
【注释】
柴门:用柴木建造的门户,指贫苦人家的简陋住所。
扃:关闭。
将:邀请。
常:长久。
事:事情。
吟:吟咏。
我自于时左:我自认为与世无争。
干:岂、何。
【译文】
柴门一天到晚紧闭不用,只是因为很少去拜访。
只要常常没有什么事情,何必再去城里呢?
我的病和忧愁一样消瘦,吟咏伴着明月蟋蟀的凄清。
我自认为与世无争,并不想避开什么。
赏析:
这是一首写自己隐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闭门不出、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来表达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首句“柴门”点明隐居之地,“尽日扃”说明闭门深居已久。第二句“缘是少将迎”,意思是说之所以很少外出迎接客人,是因为已经很少有机会了。第三句“但得常无事,何须更入城”,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隐居生活已经足够平静,没有必要再进入城市之中。第四句“病同愁鹤瘦,吟伴月蛩清”,描绘了自己身体消瘦,吟诗作画相伴,以抒写作者的闲适和清高。最后两句“我自于时左,非干避姓名”,表现了诗人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态度,表明自己的行为并非为了避人耳目。
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生活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独立自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