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圣主临雍出紫宸” - 注释:“圣主”指的是明君,“临雍”表示皇帝亲临。“出紫宸”指的是离开皇宫。 - 译文:明君亲临治理的地方(指曲阜的孔庙)。 2. “上公承召促朱轮” - 注释:“上公”是对高官的称呼,“催朱轮”意味着催促其上车。 - 译文:尊贵的官员被召唤去催促他的马车。 3. “衣冠两度逢殊典” - 注释:“衣冠”通常指的是士大夫或文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内容来判断正误。首先读懂全诗,然后逐句解读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诗首联“卜居地爱城西僻”的意思是:选择居住的地方是喜爱城西的清静;尾联“长者不闻门外驾,小庭新草手间除”的意思是:老人没有听见车驾声,庭院里新长的小草被除掉了。 【答案】
【注释】 兰亭: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字迹为书法界所称颂,人们常说“兰亭集序”,因此称书法作品为“兰亭”。 宪长:“宪”指“法曹”,即司法官。“宪长”,指执法公正的人。 高山流水:《列子·汤问》有一则故事,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懂得欣赏,两人谈论琴艺,非常投机。后人把这种知音比喻为知音,也用来形容乐曲高妙。 凤笙龙管:凤笙是凤凰形的乐器,龙管是龙形乐器,都是古代名贵乐器,这里形容雅乐。 不弦琴
春暮 小园泥滑又妨行,破晓东风始放晴。 九十日春将解印,两三杯酒自寻盟。 花依好竹如年少,人对青山俱老成。 俗客不来清意足,一吟聊复畅幽情。 注释: - 小园泥滑又妨行:形容小园地面湿滑,行走时很不方便。 - 破晓东风始放晴:形容在破晓时分,东风开始吹拂,天气渐渐放晴。 - 九十日春将解印:形容春天过去了九十天,春天即将结束。 - 两三杯酒自寻盟:用两三杯酒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柴门 柴门尽日扃,缘是少将迎。 但得常无事,何须更入城。 病同愁鹤瘦,吟伴月蛩清。 我自于时左,非干避姓名。 【注释】 柴门:用柴木建造的门户,指贫苦人家的简陋住所。 扃:关闭。 将:邀请。 常:长久。 事:事情。 吟:吟咏。 我自于时左:我自认为与世无争。 干:岂、何。 【译文】 柴门一天到晚紧闭不用,只是因为很少去拜访。 只要常常没有什么事情,何必再去城里呢? 我的病和忧愁一样消瘦
黄岗寓馆作 闲居迎送少,日对小山横。 雨过秋阳减,天虚夜气清。 候虫依壁韵,野火隔溪明。 迢递谁家笛,西风一雨声。 【注释】 1. 黄岗寓馆:诗人在黄岗的寓所。 2. 闲居迎送少:诗人在家中闲暇时很少接待或送别客人。 3. 日对小山横:形容夕阳斜照的景象。 4. 雨过秋阳减:雨水过后,秋天的阳光显得不那么炽烈。 5. 天虚夜气清:夜晚天空空旷,空气清新。 6. 候虫依壁韵
【注释】 东风:春风。 篱:指菜园的篱笆。 早被游蜂探得知:昨天夜里,东风吹拂过来,蜜蜂早已飞到篱边。 盘装荠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用盘子装着荠菜,做成迎春饼;用花插在瓶里做装饰。 眉寿酒:敬长辈的酒。 春帖:春天的帖子,即春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热闹场景,表达了对新年新气象的喜悦之情。首句“东风昨夜到疏篱,早被游蜂探得知。”通过描述东风、游蜂等自然景象
圣主临雍出紫宸,上公承召促朱轮。 衣冠两度逢殊典,礼乐千年重大伦。 听讲坐依龙衮近,拜恩归赐锦袍新。 歌成振鹭情何限,东望尼山万古春
闲居迎送少,日对小山横。 雨过秋阳减,天虚夜气清。 候虫依壁韵,野火隔溪明。 迢递谁家笛,西风一雨声。
宋代诗人李时 当提及宋代的诗歌,我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一抹深沉而又明亮的色彩。在众多诗人中,有位名叫李时的诗人,其作品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更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 李时是江西吉安庐陵人,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徽宗崇宁元年(1120年),他曾经参加州府解试,并留下了《愚谷小稿》这一传世之作。然而,这部作品已经失传,使得我们无法完全领略李时诗词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