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丘对秋风,萧飒如原隰。
木落景扶疏,碧环天壁立。
馀霞拂暮散,夕鸟寒更急。
独有松上鹤,不为鹦鹉粒。
【注释】
1)西丘:指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别墅。
2)萧飒:(声音)凄凉、萧条。
3)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4)碧环天壁立:形容山色青翠,如同环抱的天壁直立。
5)馀霞:晚霞。
6)夕鸟:傍晚归巢的鸟群。寒更急:天气寒冷,鸟儿归巢更显急促。
7)鹦鹉粒:喻指富贵荣华。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诗人以“西丘”为题,通过对秋天西丘的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志趣与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写景,颔联承上启下,颈联写景,尾联写人,全诗情景交融。
起首两句:“西丘对秋风,萧飒如原隰(xi,低洼地)。”,点出西丘在原隰之间,面对秋风,环境清幽。“萧飒”二字生动地写出了秋风的凄厉和西丘的荒凉。
第三句:“木落景扶疏,碧环天壁立。”写树木凋零,但风景依然秀丽;山色青翠,如同环抱着天的壁垒一样屹立着。“木落景扶疏”写西郊景色之秀美,“碧环天壁立”写西郊之高峻,两联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共同勾画出一幅秋日西郊的壮美山水画卷。
第四句:“馀霞拂暮散,夕鸟寒更急。”描写了夕阳西下,余霞满天的美丽画面;而天色渐暗,归巢的鸟儿也加快了速度。这两句既写出了西丘景色的特点,又写出了西丘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一句:“独有松上鹤,不为鹦鹉粒。”诗人以松上鹤来比喻自己追求的自由和独立,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贫寒和清高。“不为鹦鹉粒”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追求自由的决心。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由的深深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性格和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