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萃忠孝,竹帛写家声。
【注释】一门:一个家族。萃(cuì):聚集,荟萃。竹帛:指书写文字的竹简和绢帛,泛指史册、典籍。写家声:传扬家风,弘扬家训。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二句写“忠孝”二字在一家一姓中的集中体现,后四句写忠孝的美德如何代代相传,并被写进史册。全诗以赞颂忠孝之德为主,但并不流于一般颂圣谀美的俗套。
一门萃忠孝,竹帛写家声。
【注释】一门:一个家族。萃(cuì):聚集,荟萃。竹帛:指书写文字的竹简和绢帛,泛指史册、典籍。写家声:传扬家风,弘扬家训。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二句写“忠孝”二字在一家一姓中的集中体现,后四句写忠孝的美德如何代代相传,并被写进史册。全诗以赞颂忠孝之德为主,但并不流于一般颂圣谀美的俗套。
从此生贤继不休出自《九里》,从此生贤继不休的作者是:李熙载。 从此生贤继不休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从此生贤继不休的释义是:从此生贤继不休,意指从今往后,贤才接连不断,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从此生贤继不休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从此生贤继不休的拼音读音是:cóng cǐ shēng xián jì bù xiū。 从此生贤继不休是《九里》的第8句。
灵岩特为南乡设出自《九里》,灵岩特为南乡设的作者是:李熙载。 灵岩特为南乡设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灵岩特为南乡设的释义是:灵岩特为南乡设:灵岩山特地为南乡的人设立,指在灵岩山特意为南乡居民建造了某种设施或景观。 灵岩特为南乡设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灵岩特为南乡设的拼音读音是:líng yán tè wèi nán xiāng shè。
山间时见庆云浮出自《九里》,山间时见庆云浮的作者是:李熙载。 山间时见庆云浮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山间时见庆云浮的释义是:山间时常看到喜庆的云彩飘浮。 山间时见庆云浮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山间时见庆云浮的拼音读音是:shān jiān shí jiàn qìng yún fú。 山间时见庆云浮是《九里》的第6句。 山间时见庆云浮的上半句是: 石罅日闻甘露滴。
石罅日闻甘露滴出自《九里》,石罅日闻甘露滴的作者是:李熙载。 石罅日闻甘露滴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石罅日闻甘露滴的释义是:石缝中每日都可听到甘露滴落的声音。 石罅日闻甘露滴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石罅日闻甘露滴的拼音读音是:shí xià rì wén gān lù dī。 石罅日闻甘露滴是《九里》的第5句。 石罅日闻甘露滴的上半句是:喜客今逢老比丘。
喜客今逢老比丘出自《九里》,喜客今逢老比丘的作者是:李熙载。 喜客今逢老比丘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喜客今逢老比丘的释义是:《九里》这首诗中的“喜客今逢老比丘”释义为:高兴地接待客人,现在遇到了一位年纪大的和尚。这里的“老比丘”指的是年老的僧人。 喜客今逢老比丘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喜客今逢老比丘的拼音读音是:xǐ kè jīn féng lǎo bǐ qiū。
化人旧有阿罗汉出自《九里》,化人旧有阿罗汉的作者是:李熙载。 化人旧有阿罗汉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化人旧有阿罗汉的释义是:化人旧有阿罗汉:指古代修行有成,已达到阿罗汉境界的人。阿罗汉,佛教用语,意为彻底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轮回的圣者。在这里,指的是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前人。 化人旧有阿罗汉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化人旧有阿罗汉的拼音读音是:huà rén jiù
簪峰高插耸鳌头出自《九里》,簪峰高插耸鳌头的作者是:李熙载。 簪峰高插耸鳌头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簪峰高插耸鳌头的释义是:簪峰高插耸鳌头:比喻山峰高耸,如同簪子插入鳌鱼的头颅,形容山峰之高峻。 簪峰高插耸鳌头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簪峰高插耸鳌头的拼音读音是:zān fēng gāo chā sǒng áo tóu。 簪峰高插耸鳌头是《九里》的第2句。
岩穴玲珑几度秋出自《九里》,岩穴玲珑几度秋的作者是:李熙载。 岩穴玲珑几度秋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岩穴玲珑几度秋的释义是:岩穴玲珑几度秋,释义为:岩洞中景色精致,经历了多次的秋天。 岩穴玲珑几度秋是宋代诗人李熙载的作品,风格是:诗。 岩穴玲珑几度秋的拼音读音是:yán xué líng lóng jǐ dù qiū。 岩穴玲珑几度秋是《九里》的第1句。 岩穴玲珑几度秋的下半句是
【注释】一门:一个家族。萃(cuì):聚集,荟萃。竹帛:指书写文字的竹简和绢帛,泛指史册、典籍。写家声:传扬家风,弘扬家训。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二句写“忠孝”二字在一家一姓中的集中体现,后四句写忠孝的美德如何代代相传,并被写进史册。全诗以赞颂忠孝之德为主,但并不流于一般颂圣谀美的俗套
【注释】 九里:即九里岩。在今江西九江市西郊。岩高九丈,岩石玲珑秀丽,有“小庐山”之称。 簪峰:山顶形如簪尖,因山石似簪而名。耸鳌头:山峰耸立如巨鳌首,故称。鳌为海中的大鱼,传说能托起陆地,此处比喻山峰之高大。 化人:佛家称已觉悟、已得度者为化人。阿罗汉:又称阿罗汉果位,指达到解脱生死轮回的菩萨境界的人。 老比丘:对僧人的尊称。 石罅:岩隙或山缝。甘露滴:佛教语,指佛经中说佛祖所降下之甘霖(甘露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今年人苦旱蝗饥,正需平粜无南溪。” - 解释:今年的人们遭受了严重的干旱、蝗虫和饥饿的苦难,迫切需要粮食来拯救。 - 译文:今年的人们遭受了严重的干旱、蝗虫和饥饿的苦难,急需食物来救援。 2. “今年江南梅不开,正恨南溪诗不来。” - 解释:今年的江南地区没有梅花开放,令人遗憾的是诗人的诗歌也未能到来。 - 译文:今年的江南地区没有梅花开放
【注释】 挽罗斯立:作者在元和十年(815)任监察御史时,因弹劾李师道被贬为衡州长史。 金玉不论富:比喻才能和品德比金银还要宝贵。 癯然学孟轲:瘦削的样子,像孟子一样。 两番新贡士:两次考中了举人,即“进士”。 半世老监河:指从政到老,一直在监察御史的岗位上任职。 发粟:发放粮食救济灾民。 横桥春不波:春汛期间,洪水泛滥,但横桥仍然安然无恙。 阴功:功德,善行。 【赏析】
诗句释义: - 参差草树连巴国:描述了一种自然景观,草和树木参差不齐地生长在巴国的土地上。 - 依约云烟绕楚台:描绘了一幅天空中云雾缭绕的画面,仿佛云雾围绕着楚国的高大城墙。 译文: 巴国的草和树参差不齐,环绕着云雾;楚国的城墙被云雾缠绕,显得神秘而壮观。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巴国和楚国的自然风光,给人以宁静、壮丽的感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参差”和“依约”这两个形容词
【注】金陵:今南京。杂兴:即随感而发的诗篇。污天:指血染的云天。重闻:再次闻到。御案香:皇帝坐朝时用的龙凤纹香炉里的香气,这里借指帝王生活。寺奴:指寺中和尚。隳太极:毁坏八卦中的“太极”图案。 译文:花开像血染的天空一样美丽,雨过之后又闻到御案上的清香。最恨的是寺中的和尚毁掉了八卦中的“太极”图案,预先夺走我画梅花的梁柱。 赏析:诗人在金陵(今南京)任上作此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
【注释】:金陵,今南京市,因南朝时为都城而名。 杂兴诗:诗人在南京游览时,随手写下一些不拘泥于正题的即兴之作,这里指《题金陵杂兴诗》第二首。 石是南朝石,绿染苔花亦可怜。——石头是南朝时期的遗物,如今被绿色苔藓覆盖,更显得凄凉可哀。 今日波平人事变,白鱼犹自跃天泉——如今江水平静,人们却经历了变故,但鱼儿依然在跳跃着,仿佛不受世事影响。 赏析:此诗写景抒情兼而有之。首句用典,借南朝石头抒发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