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苦寒弗可居,门前积雪三尺馀。
阴崖一夜石脱骨,寒溜万瓦冰垂须。
道人冻卧山之麓,暮爇松明煮溪绿。
山阴孤棹期不来,梦入幽崖闻折竹。
征西将军持短兵,驰马夜渡黄河冰。
关东诸将面欲裂,严光独钓桐江雪。

【注释】

  1. 山中苦寒歌:写诗人在山中居住的艰辛。
  2. 深山苦寒弗可居:指山中的环境极为恶劣,难以居住。
  3. 门前积雪三尺馀:形容山中积雪之厚。
  4. 阴崖一夜石脱骨:指山崖上的冰裂开,像人脱了骨头那样。
  5. 寒溜万瓦冰垂须:形容屋檐上挂满了冰凌,像人的胡须一样。
  6. 道人冻卧山之麓:指道人因受寒冷而睡在山脚下。
  7. 暮爇松明煮溪绿:傍晚时点着松明,煮着溪边的绿藻吃。
  8. 山阴孤棹期不来:指自己期待着有船只经过山阴。
  9. 征西将军持短兵:指征西将军手持短兵器。
  10. 驰马夜渡黄河冰:指将军骑马过河,渡过了结冰的黄河。
  11. 关东诸将面欲裂:指关东各地的将领们都因为严寒而面如死灰。
  12. 严光独钓桐江雪:指严光独自在桐江钓鱼,被雪花覆盖。
  13. 征西将军:指东汉末年名将张飞。
  14. 严光:即严子陵,东汉初年著名的隐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艰苦的诗。首句“深山苦寒弗可居”,就点出了山中环境的恶劣,使人难以居住。次句“门前积雪三尺馀”,则更具体地写出了山中小住的困难。第三句“阴崖一夜石脱骨,寒溜万瓦冰垂须”,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山中的严寒和冰冻的情况,让人仿佛置身于冰冷刺骨的山中。第四句“道人冻卧山之麓,暮灔松明煮溪绿”则描写了诗人在寒冷的山中度过夜晚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接下来的五、六两句则以生动的景物来衬托出环境的恶劣,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艰难处境。最后两句则是以对比的手法来突出诗人的不屈精神,表达了他宁愿孤独地生活在山中,也不愿屈从于现实的无奈心情。整首诗虽然语言朴实,但字字句句都饱含着诗人深深的情感,让人深感其生活的艰辛以及内心的坚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