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代佳人十六七,肤如凝脂发抹漆。
芙蓉为脸玉为容,淡拂眉尖远山色。
夜梧月落秋夜长,孤鸾三叠传高堂。
琐窗认得琴心怨,直恐韶华不得当。
瑶环潜送慇勤意,只今犹记来时事。
杀身不赎父兄羞,图得岁寒成共蒂。
阳昌市里鹔鹴裘,鸾鉴相看未白头。
试拈玉轸拢金拨,新声比似旧声愁。
世间恩爱何时尽,流水落花皆往恨。
不愁归避茂陵人,羞逢往日临邛令。
鸳鸯并翅双飞宿,欲话衷肠歌不足。
古来应有白头吟,谁念妾身今再辱。
诗句翻译:
旷代佳人十六七,肤如凝脂发抹漆。
芙蓉为脸玉为容,淡拂眉尖远山色。
夜梧月落秋夜长,孤鸾三叠传高堂。
琐窗认得琴心怨,直恐韶华不得当。
瑶环潜送慇勤意,只今犹记来时事。
杀身不赎父兄羞,图得岁寒成共蒂。
阳昌市里鹔鹴裘,鸾鉴相看未白头。
试拈玉轸拢金拨,新声比似旧声愁。
世间恩爱何时尽,流水落花皆往恨。
注释:
诗人介绍:卓文君(前175年—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县)人,祖籍为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是四川临邛巨富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她不仅美貌动人,而且精通音律,擅长弹琴。
诗句解析:
- “旷代佳人十六七,肤如凝脂发抹漆。”描述了卓文君年轻时的容貌,肤若凝脂,发如墨黑,形象鲜明生动。
- “芙蓉为脸玉为容,淡拂眉尖远山色。”将卓文君比作芙蓉般美丽,面容如玉,眉眼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远山之色。
- “夜梧月落秋夜长,孤鸾三叠传高堂。”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月光下的孤独,以及音乐在高处回荡的情景。
- “琐窗认得琴心怨,直恐韶华不得当。”通过窗户隐约看到琴声中的哀怨,担心美好的时光无法长久。
- “瑶环潜送慇勤意,只今犹记来时事。”暗示着某种情感的默默传递,至今仍记得当初的情境。
- “杀身不赎父兄羞,图得岁寒成共蒂。”表达了一种牺牲自我以保全家族荣誉的壮烈情怀。
- “阳昌市里鹔鹴裘,鸾鉴相看未白头。”描述了在阳昌市里的繁华场景,但人们只能以未白头的年岁来回顾那段往事。
- “试拈玉轸拢金拨,新声比似旧声愁。”通过弹奏古琴,试图用新曲表达心中的旧愁。
- “世间恩爱何时尽,流水落花皆往恨。”感叹世间的恩爱情景何时才能结束,如同流水落花一般,都充满了遗憾。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之间的深厚情感和悲剧命运。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芙蓉”和“远山色”象征着卓文君的美丽和内心的忧伤;“夜梧月落秋夜长”则传达出一种寂寞和等待的氛围。此外,诗中还体现了卓文君的智慧和决断,她为了保护家庭荣誉而选择了自杀,这一选择反映了她的坚强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情感色彩,充分展示了卓文君的才情和悲剧命运。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卓文君的形象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