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好逸骥,老者重安车。
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
勿言一尉卑,千户系惨舒。
外矜固不足,内乐则有馀。
子游与季路,作邑宁欷歔。
五斗对万钟,所问道何如。
范仲淹的《送郧乡尉黄通》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释:
“少年好逸骥,老者重安车”:这句话描绘了年轻人和老年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差异。少年人喜好自由自在的生活,追逐名利与权力,渴望迅速成功;而年长者则更加珍视安逸的生活,重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诗人批评那些急于求成、盲目追随他人的人,他们往往只追求表面的荣誉与地位,忽视了真正的价值实现。真正的成功应该是缓慢而稳定的,需要深思熟虑和长期的努力。
“勿言一尉卑,千户击惨舒”:这里的“一尉”指的是低级的官职,“千户”则指较大的官位。诗人提醒人们,即使是低微的职位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应轻视任何一份工作,因为每一份工作都承载着社会的期望和责任。
“外矜固不足,内乐则有馀”:诗人强调内心的重要性。外表的炫耀往往无法持久,而内心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所在。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平静。
“子游与季路,作邑宁欷嘘”:这里的“子游”和“季路”分别是孔子的弟子伯禽和仲由的名字。这两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在治理地方时都遇到了困难,但他们依然坚持了下来,并最终取得了成功。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坚持和毅力的赞美。
“五斗对万钟,所问道何如”:这句诗通过对比来表达观点。五斗米与万钟酒,虽然数量悬殊,但所蕴含的意义却有所不同。五斗米虽少,却是平民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而万钟酒虽多,却代表着奢华和享乐。诗人借此讽刺那些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的人。
《送郧乡尉黄通》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思考。它教导人们要正确看待生活,珍惜每一个角色,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