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下故都今善藩,沃衍千里多丰年。
孙公顷以清净化,我来代之惭二天。
人物高传卧龙里,神仙近接弄珠川。
汉光旧烈山河在,徘徊吊古良依然。
二十八将固不朽,风云一代皆忠贤。
我亦明时得君者,出处十载功不前。
尚得州麾养衰疾,优游岂减居林泉。
因逢故人作宴喜,琴樽风月夕不眠。
之翰诗来若金石,重于我辈何其偏。
相其直道了无悔,宁争蠖屈与鹏骞。

【注释】

依韵:应和别人的诗作。安陆孙司谏见寄:指宋代诗人孙觌给作者的来信(《苕溪渔隐丛话》说:“王文公在安陆,有孙司谏来相访,因赋此词。”)。穰下: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汉高祖刘邦曾在此称帝,为汉初的“善藩”。故都:古都。沃衍:肥沃的土地。丰年:丰收之年。孙公顷以清净化:孙觌字叔明,号东阳先生,北宋名臣,为人正直不阿。我来代之惭二天:指自己代替他来任地方官感到惭愧,愧对天地。二天:天地。卧龙里、弄珠川:均为汉代地名,这里借代人物或典故。卧龙里为诸葛亮居住的地方,弄珠川则相传为司马徽隐居之处。汉光旧烈:指汉代的光武帝刘秀的功绩。汉光武帝于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推翻新朝,恢复国号汉朝,史称光武中兴。山河在:指汉室江山仍然存在。徘徊吊古:徘徊于古代遗迹,凭吊往昔。良依然:确实如此。二十八将:指东汉末年的“十八路诸侯”。固不朽:始终不变,永远不会消失。风云一代:比喻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时代。忠贤:忠信贤良之人。我亦明时得君者:我也是当明君时代得到君主信任的人。出处十载功不前:从入仕到出仕共十年,功劳并不显著。出处:进退,指仕进与退隐。

【赏析】

《苕溪渔隐丛话》卷三十一引《侯鲭录》云:东坡守黄州,安陆孙司谏过之,作长短句,坡为答词云:“……我亦明时得君者,出处十年功不前。……”此篇乃其答词也。

首两句写自己来到安陆,看到这里的自然景色十分美好,土地肥沃,是一片富庶之地,于是想到孙司谏曾在这里做过官,并把当地的山川景物形容得非常美妙,因而自己很佩服他。

第三句说自己来后,代替孙司谏来治理这个地方,感到很惭愧,觉得自己不能像孙司谏那样做一番伟大的事业;但想到自己是当明君时代得到君主信任的人,所以还是安心任职,没有去争位夺权。

第四句说自己虽然当了十年官,但功劳却不大,所以心里很不安。

第五句说自己仍然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第六句说自己虽处在乱世之中,仍想效法古代圣贤,做一个忠诚正直的人。

第七、八句说自己虽不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但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也能保持自己的节操而立定脚跟。第九句说自己虽然得到了君王的信任,但仍不敢忘恩负义,因为感恩戴德是每个人的美德。第十句说自己虽然不如孙司谏那样有才华,但也不会甘居人下。第十一句说自己想要做点事,但还不敢贸然行动,只能等待时机的到来。第十二句说自己虽处逆境,但决不会像王莽那样屈身求荣、飞黄腾达。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安陆这个美丽地方的留恋之情以及对自己当政的不安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