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眼睛黄,游艺出天悟。
胸中七曜历,掌上九筹数。
通医诏百药,袭气了三住。
馀犹穷众术,辨口剧河注。
谁云不拘教,心实谨律度。
提携木上座,白足勤远步。
丁丁啄郊扉,起我曳尘屦。
高谈翠竹法,时觅碧云句。
语以丘轲书,竦踊知咏慕。
南山古花界,可隐玄豹雾。
挽使小淹留,怀归锡难驻。
长途雪没胫,栗烈正寒冱。
披披拂风袖,笑话岩中趣。
巾瓶到铜山,钟梵岁云暮。
浮云亦何意,南北自来去。
迟尔青春深,过予碧溪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他不仅精通医术,还擅长书法,他的技艺和学问令人惊叹。
上人眼睛黄,游艺出天悟。
这句诗描述了僧人的眼睛颜色是黄色。这可能是因为僧人的眼睛里反射出了金黄色的光芒,就像太阳一样明亮。这种描述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智慧和悟性。
胸中七曜历,掌上九筹数。
这里用“七曜”和“九筹”来形容僧人的记忆力和计算能力。七曜指的是北斗七星,而九筹则是指古代的一种计数方法。这些词汇的使用,既表达了对僧人学识的赞美,也暗示了他对天文、算术等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
通医诏百药,袭气了三住。
这里的“通医诏百药”意味着僧人精通医学,能治疗各种疾病。而“袭气了三住”则可能是指僧人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能够掌控自然之气。这两个短语都展示了僧人在医学和修行方面的卓越才能。
馀犹穷众术,辨口剧河注。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掌握多种技能和才华的赞叹。他能用言语巧妙地引导河水,就像河流中的支流一样,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文学和语言表达方面的高超技艺。
谁云不拘教,心实谨律度。
这句诗表达了僧人虽然不受传统教育束缚,但他的内心依然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和准则。这种自由自在而又不失原则的态度,使他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提携木上座,白足勤远步。
这句诗描绘了僧人行走的场景。他用木杖支持身体,白脚勤劳地行走着,象征着他的坚韧不拔和勤奋努力。这不仅表达了对僧人品行的认可,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丁丁啄郊扉,起我曳尘屦。
这里的“丁丁啄”和“起我曳尘屦”都是形容声音的词汇。它们生动地描绘了僧人敲门的声音,以及他穿着尘鞋行走的情景。这种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
高谈翠竹法,时觅碧云句。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他们共同探讨了翠竹的法理,同时诗人也寻求碧云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交流不仅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也体现了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共同热爱。
语以丘轲书,竦踊知咏慕。
这里使用了“丘轲”和“咏慕”两个关键词。丘轲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而咏慕则是对诗歌的赞美和向往。诗人与僧人通过对话,相互传递对诗歌的敬仰之情。这种交流不仅展现了他们的文化素养,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南山古花界,可隐玄豹雾。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与僧人站在南山的花海之中,周围被神秘的玄豹雾所笼罩。这里的景色宁静而神秘,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种描述不仅美化了画面,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挽使小淹留,怀归锡难驻。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不舍之情。他希望僧人能够稍作停留,以便更好地欣赏这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僧人却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匆匆告别。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长途雪没胫,栗烈正寒冱。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他跋涉在漫长的道路上,脚下的雪没有完全融化,寒冷刺骨。这里的“栗烈”指的是严寒天气,而“正寒冱”则强调了这种天气的极端寒冷程度。这种描述不仅传达了诗人的艰辛感受,也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披披拂风袖,笑话岩中趣。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风中行走的情景。他挥动衣袖,迎风而上,仿佛在与风共舞。这里的“披披”、“拂风”和“笑话”都是形象生动的词汇。它们不仅描绘了诗人动作的特点,也传达了他内心的愉悦和轻松。这种描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巾瓶到铜山,钟梵岁云暮。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到达目的地的喜悦。他终于来到了铜山,这里的钟声和梵音回荡在空中,岁月似乎已经过去了很久。这里的“巾瓶”可能是指随身携带的物品或身份的象征,而“铜山”则是一个具体的地方。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目的地的期待和激动,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浮云亦何意,南北自来去。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他看着天空中的浮云,心中思考着它们的意义和方向。这里的“浮云”代表着变化无常的事物或命运。诗人通过对浮云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迟尔青春深,过予碧溪路。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叹。他感叹自己已经步入了中年时期,而碧溪之路却还在继续延伸。这里的“迟尔”“深”和“过予”都是形容词和代词的组合,它们传达了诗人对自己年龄增长和青春消逝的感慨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僧人的外貌、行为、内心世界以及旅行经历的详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知识的渴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思。通过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诗歌不仅传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