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具眼知多少,见山不知云山好。
斯人背境自观心,识破云山千万层。
须知万物备于我,高下散殊何往而非道。
善观物者观以心,目所未见心已瞭。
闻君学易多历年,妙处能探造化先。
维艮之背不与事物对,物具一极常与此心会。
君知云山云山亦知君,是之谓行其庭不见其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表达了对云山逸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下面我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 世人具眼知多少,见山不知云山好。
- 注释:世人都有眼睛,但他们知道多少呢?见到山却不知道云山的美丽。
-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云山逸人的独特见解和高远的见识。
- 斯人背境自观心,识破云山千万层。
- 注释:这样的人远离世俗环境,独自观察内心,能够洞察云山的千万层面。
- 赏析:这句话赞美了云山逸人独立思考、超脱尘世的能力。
- 须知万物备于我,高下散殊何往而非道。
- 注释:要知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我的内心之中,无论是高低、好坏,没有什么地方不是通向大道的道路。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包容性,以及它们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
- 善观物者观以心,目所未见心已瞭。
- 注释:善于观察事物的人是用心来观察的,他们的眼睛看不到的,内心已经明白了。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用心观察的重要性,以及这种观察方式所带来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力。
- 闻君学易多历年,妙处能探造化先。
- 注释:听说你学习《易经》多年,能够深入探讨其精妙之处,甚至能够提前洞察到大自然的变化。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云山逸人学习态度和能力的赞赏。
- 维艮之背不与事物对,物具一极常与此心会。
- 注释:就像“乾”卦的“艮”一样,它背对着事物,不与它们相对立。万物都有一个对立面,这个对立面常常与我的心境相合。
- 赏析: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道家思想中的“反观内照”和“无为而治”的理念。
- 君知云山云山亦知君,是之谓行其庭不见其人。
- 注释:您了解云山,云山也了解您,这就是所说的行走在云山之中,却看不见对方。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界限的交流和理解,强调了彼此之间的默契和相通。
整首诗以云山逸人为主题,通过对他的内心世界和观察方式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真理和美的人生态度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