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须丝竹,花不须桃李。
舞不须轻躯,歌不须皓齿。
人生各有乐,顾我如何尔。
我是两柳翁,家在南郭里。
诗酒以为乐,宾客至即喜。
酒味酸或淡,瓷碗粗而伟。
或无一饤菜,但费几张纸。
人情慕富贵,公何视贱鄙。
寒冷载肴酒,暮夜烦屐履。
孚诚非猝然,饤饾亦劳止。
不用卞郎瓠,但坐杜侯椅。
两桌合八尺,一炉暖双趾。
不以药随时,而用缯掩耳。
或啖鱼菹尽,或爱藏蔬美。
或取鱐与腊,或约酒以指。
人皆悦真厚,谁敢停箸匕。
一客癯而清,偶坐为六子。
吟声尚鼓吹,欢情胜罗绮。
俗物无所用,高会有如此。
谢周裕之 其一
乐不须丝竹,花不须桃李。
舞不须轻躯,歌不须皓齿。
人生各有乐,顾我如何尔。
我是两柳翁,家在南郭里。
诗酒以为乐,宾客至即喜。
酒味酸或淡,瓷碗粗而伟。
或无一饤菜,但费几张纸。
人情慕富贵,公何视贱鄙。
寒冷载肴酒,暮夜烦屐履。
孚诚非猝然,饤饾亦劳止。
不用卞郎瓠,但坐杜侯椅。
两桌合八尺,一炉暖双趾。
不以药随时,而用缯掩耳。
或啖鱼菹尽,或爱藏蔬美。
或取鱐与腊,或约酒以指。
人皆悦真厚,谁敢停箸匕。
一客癯而清,偶坐为六子。
吟声尚鼓吹,欢情胜罗绮。
俗物无所用,高会有如此。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写宴席上的宴饮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宴饮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一联“乐不须丝竹,花不须桃李。舞不须轻躯,歌不须皓齿。”意思是说音乐不需要弦乐器,花朵不需要桃花和李花;跳舞不需要轻盈的身躯,唱歌不需要明亮的牙齿。这里的“丝竹”指的是弦乐器,“桃李”指的是桃花和李花。“轻躯”指的是纤细的躯体,“皓齿”指的是洁白的牙齿。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宴饮生活的喜爱,认为宴饮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不必依赖其他物品来增添乐趣。
第二联“人生各有乐,顾我如何尔?我是两柳翁,家在南郭里。”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乐趣,但我又如何呢?我是个柳树老人,家住在南郊里。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将自己比作柳树老人,暗示了自己年纪渐长、已经退休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联“诗酒以为乐,宾客至即喜。”意思是说诗歌和酒水是我的乐趣,有客人来访时我就高兴。这里的“宾”是指客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宾客的热情欢迎和喜爱之情。
第四联“酒味酸或淡,瓷碗粗而伟。或无一饤菜,但费几张纸。”意思是说酒的味道有时候很酸或者很淡,但是碗却很粗大而且坚固。有时候没有一点配菜,但是需要花费几张纸钱。这里的“饤菜”指菜肴中的小菜,“几”在这里表示费用。这句诗描绘了宴饮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于宴饮细节的关注和对于节俭的赞美。
第五联“人情慕富贵,公何视贱鄙。寒冷载肴酒,暮夜烦屐履。”意思是说人们都喜欢富贵,您为什么看不起那些贫穷的人?晚上寒冷的时候需要载着食物和酒去拜访朋友,晚上还要步行着回家。这里的“公”指你,“贱鄙”是轻视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富差异的感慨,以及对于夜晚寒冷时需要出门拜访朋友的无奈。
第六联“孚诚非猝然,饤饾亦劳止。不用卞郎瓠,但坐杜侯椅。”意思是说真诚不是突然而来的,但是辛苦的工作也会停下来。不用像卞郎那样用瓠瓜,就坐着杜侯椅就可以了。这里的“孚诚”指真诚,“饤饾”是形容工作琐碎忙碌的样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工作忙碌的无奈和对轻松工作的向往。
第七联“两桌合八尺,一炉暖双趾。不以药随时,而用缯掩耳。”意思是说两个桌子合在一起有八尺高,一个火炉温暖两只脚。不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改变用药的方法,而是用丝帛覆盖耳朵。这里的“缯”是丝帛的意思。这句诗描绘了宴饮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舒适环境的欣赏和对季节变化影响的感慨。
第八联“或啖鱼菹尽,或爱藏蔬美。或取鱐与腊,或约酒以指。”意思是说有人可能已经吃光了鱼酱,有人则喜欢储藏蔬菜美食。有人可能会拿走鱼酱和腊肉,也有人会约定喝酒的时间。这里的“鱐”指鱼酱,“鱐与腊”可能是指鱼酱和腊肉的组合。这句诗描述了宴席上的丰富多样的食物,表达了诗人对于美食的欣赏和对于宴席热闹氛围的喜爱。
第九联“人皆悦真厚,谁敢停箸匕。一客癯而清,偶坐为六子。”意思是说人们都很喜欢你的真挚厚道,谁敢停止吃饭筷子呢?有一个客人身材瘦弱但清雅脱俗,偶然坐在那里就是六个客人。这里的“癯”是指瘦的意思,“六子”可能是指六个客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挚厚道的赞赏,同时也描绘了宴会上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第十联“吟声尚鼓吹,欢情胜罗绮。俗物无所用,高会有如此。”意思是说吟诵的声音就像鼓吹一样响亮欢快,欢乐之情胜过华丽的衣裳饰品。世俗的东西没有用处,只有在这样的聚会中才显得那么珍贵。这里的“罗绮”指华丽的衣裳饰品,“有如”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形容词,表示某种事物非常珍贵或难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聚会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