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之别驾,则有王祥。
其民歌之,海隅称焉。
今亦有人,能绍厥后。
民之悦之,称不容口。
庶民所见,乃其皮肤。
见察情伪,见敏簿书。
见法平恕,见狱空虚。
事见无留,才见有馀。
己不敢肆,人安厥居。
其所见者,止于君子。
良士大夫,谓其所性。
得之刚毅,所以能断。
所以无蔽,所以敢为,所以勇义。
决遣簿书,是其馀事。
汉之朱博,赵张龚尹。
抚恤大众,何独古人。
王祥虽贤,失在宝刀。
正而平者,心则不摇。
人或赠之,则弗受之。
借曰受之,何佩有之。
弗佩曰正,曰平维平,宜于朝廷。
用之一方,一方之纲。
在我者正,是谓为政。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昔之别驾,则有王祥。
- 注释: 古代的别驾官。
- 赏析: 这里提到“王祥”,一个在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的德行和才能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这里的提及可能是为了引出后文对江倅的期望,暗示江倅也应当具备高尚的品质和能力。
2. 其民歌之,海隅称焉。
- 注释: 当地人都歌颂他。
- 赏析: 这表明江倅在当地民众中有很高的声望和良好的民望,民众对他的评价非常高,甚至达到了传唱的程度。
3. 今亦有人,能绍厥后。
- 注释: 今天也有人能继承这种优秀的传统。
-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江倅不仅继承了前人的优秀品质,还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展现了一种承前启后的意义。
4. 民之悦之,称不容口。
- 注释: 百姓们都很喜爱他,赞扬的话语无法用尽。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江倅深受百姓爱戴,他们的称赞如同滔滔江水一般源源不断,反映了江倅在民众中的高人气。
5. 庶民所见,乃其皮肤。
- 注释: 普通百姓所看到的只是他的表面现象。
- 赏析: 这里可能是说江倅的行为举止虽然受到赞誉,但并非他内在品德的全部展现,而是外在的一些表现。这也可能暗示江倅的品德还有更深的内涵和价值。
6. 见察情伪,见敏簿书。
- 注释: 观察人心的善恶,处理文书的敏捷。
- 赏析: 这句话指出江倅在管理事务时既注重人的品行,又善于处理文书,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才能。
7. 见法平恕,见狱空虚。
- 注释: 执法公平,待人宽厚,监狱空虚。
- 赏析: 这说明江倅在执行职责时既公正无私,又能够体谅他人,不滥用职权,同时也显示出他能够有效治理社会,减少犯罪,使得社会秩序更加和谐稳定。
8. 事见无留,才见有馀。
- 注释: 处理事情从不拖延,才干有余。
- 赏析: 这是对江倅工作效率极高的赞扬,表明他在处理公务和解决问题上总能迅速而有效地完成,展现了他的高效能力和领导风范。
9. 己不敢肆,人安厥居。
- 注释: 自己不敢肆意妄为,百姓安居乐业。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江倅的自我约束力强,他能够自律,不因个人的私欲而影响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这也表明他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对社会稳定的责任感。
10. 其所见者,止于君子。
- 注释: 他所看到的只是正直的人。
- 赏析: 这里可能意味着江倅的视野有限,他只看到了那些道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而没有看到所有复杂的人性和社会现象。这反映出他对人性认识的局限性。
11. 良士大夫,谓其所性。
- 注释: 好的士人和官员认为他的本性如此。
- 赏析: 这表明江倅本人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这些品质被周围的人所认同和赞赏,从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12. 得之刚毅,所以能断。
- 注释: 因为刚毅果断,所以能做到决断。
-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江倅在决策和行动上展现出的刚毅果断的性格特征,这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13. 所以无蔽,所以敢为,所以勇义。
- 注释: 所以不会被欺骗或蒙蔽,所以敢于做事,所以有勇气和正义感。
- 赏析: 这里指出江倅由于具备刚毅果断的品质,因此不会被外界的诱惑或欺骗所影响,能够坚定地做出正确的决定和行动。同时,这也展示了他的勇敢和正义感,使他成为一个值得信赖和尊敬的人。
14. 决遣簿书,是其馀事。
- 注释: 处理公文是其主要工作。
- 赏析: 这句话可能意味着江倅的主要职责是处理各种行政和法律事务,如文书工作等。这显示了他在工作中的专业性和效率。
15. 汉之朱博,赵张龚尹。
- 注释: 汉朝的朱博,赵国的张苍,秦国的龚遂,晋国的尹铎。
- 赏析: 这里列举了几位历史上著名的贤臣,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忠诚、廉洁、有能力且善于处理政务。这可能用来比喻江倅的品质和能力,表明他是值得信任和依靠的人才。
16. 抚恤大众,何独古人。
- 注释: 安抚和救济民众,为什么只有古人能做到?
- 赏析: 这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质疑为何只有古代的贤臣能够这样做,暗指现代社会中可能缺乏像古代这样的仁政和为民情怀。这也可能是在批评某些现代社会的现象,呼吁现代领导者也能具备类似的品质和精神。
17. 王祥虽贤,失在宝刀。
- 注释: 王祥虽然很贤惠,但因为过于节俭而失去了机会。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比来揭示王祥的优点和缺点。在这里,优点是指他的贤明和慷慨,而缺点则是指在追求节俭的过程中可能错失了一些机会或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这个比喻可以用来提醒人们要全面看待一个人,既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也要关注到他们可能存在的缺陷或不足。
18. 正而平者,心则不摇。
- 注释: 内心正直平和的人是不会动摇的。
-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正直和平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当一个人内心充满善良和正义时,他会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或诱惑而改变立场。这种坚定的态度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石,也是赢得他人尊重和信任的重要因素。
19. 人或赠之,则弗受之。
- 注释: 如果有人给予礼物或恩惠,我不接受。
- 赏析: 这句话体现了江倅的谦逊和拒绝物质利益的原则。他明白财富和物质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和成就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不会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违背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这种行为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价值观。
20. 借曰受之,何佩有之。
- 注释: 如果说是接受的话,那么为什么要佩戴它呢?
- 赏析: 这句话是在回应那些赠送财物或礼品给他的人的建议。他明确表示不接受这些物质上的赠予,并询问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这些物质并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价值和品质,或者他只是出于礼貌接受了礼物而已,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接受它们的价值或意义。这种回应强调了他的真诚和谦逊,也表明了他的价值观高于物质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