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之南,楚为最剧。
守者为谁,以才以德。
守既视事,未逾厥月。
吏则胥畏,民则胥悦。
物来必应,事至立决。
守之动静,皆有法度。
不苟不简,不暴不怒。
处烦以敏,辅严以恕。
庭无滞讼,狱无冤囚。
民无愁叹,俗有歌讴。
古之三府,谣言奏事。
今岂不然,兼采公议。
付之使节,是以用之。
付之远俗,是以重之。
其俗既平,其刑既清。
章德表功,来朝两宫。
两宫圣明,柱上记名。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情感深沉。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长淮之南,楚为最剧。
意思是说,在长江以南的地区,楚国的统治最为严酷。这里的“剧”指的是严酷的意思。

守者为谁,以才以德。
守卫者是谁呢?是依据才能和德行来决定的。这里的“谁”指的是守卫者的身份。

守既视事,未逾厥月。
守卫者开始工作,但是还没过一个月。这里的“逾”是指超过的意思。

吏则胥畏,民则胥悦。
官吏们都很害怕,而老百姓都很欢喜。这里的“胥”指的是官吏。

物来必应,事至立决。
事物到来必定会得到回应,事情到来立即做出决定。这里的“应”和“决”分别指回应和决定。

守之动静,皆有法度。
守卫者的举止行动,都有规章制度。这里的“动”和“静”分别指动作和行为。

不苟不简,不暴不怒。
做事不马虎,不做简单的处理,不粗暴也不发怒。这里的“简”和“暴”分别指简单和粗暴。

处烦以敏,辅严以恕。
处理复杂的事情要敏捷,辅佐严肃的事情要宽厚。这里的“敏”和“恕”分别指敏捷和宽厚。

庭无滞讼,狱无冤囚。
庭院里没有滞留的案件,监狱中没有冤枉的人。这里的“滞讼”和“冤囚”分别指案件和囚犯。

民无愁叹,俗有歌讴。
百姓没有忧愁叹息的声音,风俗中有赞美歌唱的声音。这里的“愁叹”和“歌讴”分别指忧愁叹息和赞美歌唱。

古之三府,谣言奏事。
古代有三个官府,通过传言上报情况。这里的“三府”指的是古代的三个官府。

今岂不然,兼采公议。
现在的政府也是这样,同时采纳众人的意见。这里的“公议”指的是众人的意见。

付之使节,是以用之。
交给使者,是为了使用他。这里的“用之”指的是使用他。

付之远俗,是以重之。
交给远方的人,是因为看重他。这里的“重之”指的是看重他。

其俗既平,其刑既清。
他的风俗已经安定,刑罚已经清理。这里的“既”表示已经。

章德表功,来朝两宫。
宣扬德行和功绩,来到朝廷朝拜两位皇帝。这里的“表功”指的是宣扬功绩。

两宫圣明,柱上记名。
两位皇帝都英明圣洁,记录在柱子上的名字。这里的“圣明”指的是英明圣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