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胜迹留千载,太守离思去十八。
难得地主真可人,载酒问字石须伐。
【注释】
烂柯山:在浙江衢州,相传晋人王质伐木至山中,观二童子对弈,竟忘归。后棋罢,斧柯已烂,遂得归。故后人以“烂柯”喻指时间的流逝。尚书:唐时称宰相为尚书,此指代高官显贵。离思:离别的忧愁。十八:一作“十”。地主:主人。真可人:确实可爱。载:通“戴”,戴着。问字:古时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帽子,上加笔架,用以书写经义或记事。石须:指砚台,用石制成,有孔如须,供研磨之用。伐:通“发”,磨砺。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游览烂柯山后,即景抒怀之作。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游山所见、所感。烂柯山,在浙江省的衢州市,相传晋人王质伐木至山中,与二童子对奕,竟忘归。后棋罢,斧柯已烂,遂得归。因此后人常以“烂柯”喻指时间流逝之迅速。而尚书,则是指朝廷的高官;太守,则是指地方长官。这里借指那些身居高位的人。首句中的“尚书胜迹留千载”,便是点明这些高官显贵们留下的是千年难遇的胜迹。次句“离思去十八”则是说他们离开烂柯山时的思绪。这里的“十八”,可能是指他们的官职,也可能是指他们在山上逗留的时间。
三、四句则转入正题,直接写诗人自己的观感和思考。“难得地主真可人”一句,是说在这千载难逢的胜地上,能见到如此可爱的地主(主人),实在不易。而“载酒问字石须伐”一句,则是说这位地主(主人)不仅为人可爱,而且学问也很好。这两句是说,诗人在烂柯山见到的这一切,都使他感到非常满意和高兴。
全诗语言平实质朴,但意境深远。前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烂柯山的美丽和历史的悠久;第三四句则通过对当地主人的称赞,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览经历的欣赏和满意。整体而言,这首诗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也体现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