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漏彻三更,梦牛入我屋。
有角断而悬,有足折而缩。
惊觉细思量,谶有何祸福。
兆者事之先,形者心之属。
事既兆于心,梦乃形于腹。
入屋牛有盖,为牢事刑狱。
吾今尚缧囚,其应已桎梏。
体具牢方具,无足牢不足。
不足意无他,示予可脱辐。
去盖只论牛,其义尤可录。
牛足不下垂,得一生可续。
牛角不上横,得某去何速。
一旦忤君心,吾罪当何赎。
生去气横秋,风马不相逐。
下裂舆地图,上应周天宿。
峥嵘挽万钧,其始播百谷。
身虽在笼槛,志不经沟渎。
宁戚不吾歌,丙吉当吾哭。
安得如齐王,过堂怜觳觫。
【注释】
牛角断而悬:牛角断了,悬挂在地上。
有足折而缩:牛有脚,脚折断了,蜷缩着。
兆者事之先:兆,征兆。事之先,即事情发生之前。
形者心之属:形,形状。心之属,与内心有关。
入室牛有盖:牛进入房间,有屋顶遮盖。
为牢事刑狱:牛进入房内是囚牛,与囚禁罪犯有关。
吾今尚缧囚,其应已桎梏:我如今还是被囚禁的,我的应运已经受到束缚。
体具牢方具,无足牢不足:身体有了枷锁,就不需要用脚镣来限制。
足不下垂:脚不下垂。
示予可脱辐:让我告诉你可以去掉马络头上的铁制附件。
去盖只论牛:除去牛的头罩只讨论牛。
其义尤可录:其意义特别值得记录。
牛足不下垂:牛的蹄子不下垂。
得一生可续:得到自由生活是可以延续的。
牛角不上横,得某去何速:牛角不长歪斜,我就快离开这里了。
一日忤君心:有一天违背了国君的心。
吾罪当何赎:我的罪过应该用什么来赎?
生去气横秋:我离去时,怒气像秋季一样。
风马不相逐:像风和马不会追逐一样。
下裂舆地图:下面撕裂了车舆图上的地图。
上应周天宿:上面对应着天上的星辰。
峥嵘挽万钧:峥嵘形容山势险峻,能举起万钧重物。
其始播百谷:它开始播种百谷。
身虽在笼槛:虽然身陷囹圄。
志不经沟渎:心中并不想越过壕沟。
宁戚不吾歌:宁戚不歌颂给我听。
丙吉当吾哭:丙吉应当哭泣于我。
安得如齐王,过堂怜觳觫:怎样才能像齐王那样,走过厅堂怜悯那些可怜的牛呢?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以“记梦”为题,通过梦中牛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愤怒和反抗精神。全诗运用了象征、暗示等手法,将现实中的矛盾、问题巧妙地寄寓其中,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夜漏彻三更”,写诗人深夜醒来,听到窗外传来的钟声,时间已经是三更天了。第二句“梦牛入我屋”,描绘了梦中牛进入屋内的情景,牛角断了挂在墙上,牛蹄也折断缩进墙里,给人一种惊悚的感觉。第三句“有角断而悬”,进一步揭示了梦中牛角断裂的事实。第四句“有足折而缩”,描绘了梦中牛有脚折断蜷缩的情景。第五句“惊觉细思量”,诗人从惊梦惊醒后开始思考。第六句“谶有何祸福”,诗人开始怀疑这是否预示着自己的灾祸。第七至第九句,诗人通过对梦中牛形象的描述,隐喻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第十句“兆者事之先”,指出梦中牛预示了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第十一至第十六句,诗人通过描绘牛的各种形态,进一步阐释了自己的观点。第十七句“事既兆于心,梦乃形于腹”,说明梦中的征兆已经预示了现实中的问题。第十八句“入屋牛有盖”,指出梦中的牛被盖住,意味着现实中的问题已经被掩盖或隐藏起来。第十九至第二十一句,诗人通过对梦中牛形象的描述,隐喻了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和行动。最后一句“体具牢方具,无足牢不足”,强调即使有了牢笼,也不一定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整首诗运用了象征、暗示等手法,将现实中的矛盾、问题巧妙地寄寓其中,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