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证彼何人,有国号众香。
此境了不殊,沉檀蔼飞扬。
【注释】
修证彼何人:指修行成道的人。彼,彼方。此指佛教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即阿弥陀佛的净土。
有国号众香:佛教称阿弥陀佛为“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这里说,阿弥陀佛所住的地方有香气,所以称为“众香”。“国”字是泛指,并非一个具体国家。
了不殊:没有区别。
沉檀蔼飞扬:沉香、檀香都是香料名,这里泛指各种香料。“蔼”形容香气浓郁的样子。“飞扬”形容香气四溢,到处弥漫。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送元二使安西》。
首句“修证彼何人”,意谓修得正果之人,是谁呢?“彼”是代词,犹言“那”,表示特指。这句诗用反诘的语气,以问句形式出现,显得语言委婉,语气平和。这一句诗的意思是:那些修行得道的人究竟是谁呢?
颔联“有国号众香”,意思是说,在那个佛教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里,那里有香气,所以说那里有“众香”,这里的“国”字是泛指,并不是一个具体国家。
颈联“此境了不殊”,“此境”指的是前两句所讲的“众香”的世界。“了不殊”是说,那个境界和人间没有什么不同,或者说与人间一样。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那里,一切都和人间相同,没有什么差别。
尾联“沉檀蔼飞扬”,意思是说:那里的沉香和檀香的香气都弥漫在空气中,四处飘荡。“沉”和“檀”,都是香料名,这里泛指各种香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那种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到处都是。
这首诗描写了佛教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象。从诗歌的字面来看,似乎作者对那个地方并不十分向往,甚至有些厌恶。但是仔细体味起来,就会发现,实际上作者对于修行者所达到的境界是十分赞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