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作佛事,施子不少吝。
携筇渡一溪,华藏愈无尽。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等有深入的理解,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注释信息、作者生平等方面来具体分析。“园林作佛事,施子不少吝。”意思是:在园林里举行佛事,施舍的东西不吝啬。“携筇渡一溪,华藏愈无尽。”“筇”指筇竹,是手杖的一种;“华藏”,指弥勒菩萨所住之兜率天宫。“持筇”即拄着筇竹子制作的手杖。“渡”指渡过,“一溪”,指一条小溪。“华藏”即弥勒菩萨所住之处,“愈无尽”意为越来越无尽。“竹林寺”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故居。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代著名诗人,有《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余首(其中近体诗十九首,古体诗二十九首),有《画诀》一卷。王维的诗大多为山水田园诗,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描绘了山川、田野、花林、江流、云霞以及渔歌樵唱,表现了远离宫廷的悠闲生活。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的传统,把写景与言情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了意境幽深、清淡自然的艺术特色。
【答案】
①施子——布施的人。②筇——手杖。③华藏——佛教用语,指弥勒菩萨所住之处。④竹林寺——地名。⑤作佛事——举行宗教仪式。⑥施子不少吝——布施东西不吝啬。⑦一溪——一条小溪。⑧弥勒佛——佛教创始人。⑨竹林寺——王维故居。⑩竹林寺前的小溪——王维曾游历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