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而志于道,谁云不自量。
山海虽崇深,行者尚梯航。
况复我固有,本根先混茫。
渺然一微尘,犹足铸虞唐。
随遇得真乐,何适非道场。
回首观世间,汩没诚可伤。
余岂不知耶,驽马恋豆糠。
春林听鸣鸟,秋壁闻啼螀。
是心如死灰,妄念不复猖。
持此欲求交,满目都伥伥。
迩来得吾人,宿愿欣已偿。
文字果超诣,圣门早升堂。
视彼俗学流,一一痴与狂。
所为杂霸下,未可语皇王。
与君期戮力,起废针其肓。
相将入山中,采薇以为粮。

这是一首描绘人生哲学、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士而志于道,谁云不自量。
  • “士”指的是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这里的“志于道”意味着追求道德修养。“谁云不自量?”是说没有人能够判断自己是否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
  1. 山海虽崇深,行者尚梯航。
  • 即使像山和海这样深广,但对于旅行者来说,还需要依靠梯子和船只才能到达。这里比喻即使面临困难,也要有应对之策。
  1. 况复我固有,本根先混茫。
  • 更何况我自身本来就拥有这些,我的根基已经非常深厚。这里的“混茫”指混沌模糊,表示自己的本质已经非常坚固和清晰。
  1. 渺然一微尘,犹足铸虞唐。
  • 即使是微小的尘土,也足以铸造出唐朝那样的辉煌历史。这句话表达了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1. 随遇得真乐,何适非道场。
  • 随着环境的变化,找到真正的快乐,哪里都是修行的场所。这里的“道场”指的是修行之地或修行的过程。
  1. 回首观世间,汩没诚可伤。
  • 回顾这个世界,那些被淹没在平凡生活中的人们,确实让人感到悲伤。这句话表达了对社会中平凡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1. 余岂不知耶,驽马恋豆糠。
  • 我难道不明白吗?就像一匹劣马依恋着豆糠那样,我留恋着我所熟悉的一切。这里比喻对过去生活和习惯的眷恋。
  1. 春林听鸣鸟,秋壁闻啼螀。
  • 春天的时候听到鸟儿的鸣叫,秋天的时候听到蟋蟀的叫声。这里的“鸣鸟”和“啼螀”分别代表自然界中不同的生命状态。
  1. 是心如死灰,妄念不复猖。
  • 我的心如同死了一般,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再猖獗。这里的“死灰”比喻心境已定,不再受外界影响。
  1. 持此欲求交,满目都伥伥。
  • 持有这样的心境想要与人交往,但周围却看不到任何人。这里的“伥伥”形容迷茫无助的样子。
  1. 迩来得吾人,宿愿欣已偿。
  • 现在终于找到了我们这样的人,长期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里的“吾人”可能是指志同道合的人或者是理解自己的人。
  1. 文字果超诣,圣门早升堂。
  • 我的文笔真的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我已经站在了圣人的门阶上。这里的“圣门”指代道德修养和智慧的境界。
  1. 视彼俗学流,一一痴与狂。
  • 看着那些庸俗学者,他们一个个愚蠢而狂妄。这里的“俗学流”指的是那些缺乏深度和智慧的人。
  1. 所为杂霸下,未可语皇王。
  • 我所做的事情都是在世俗之间,还不足以和帝王相比谈。这里的“杂霸下”可能是指那些追求权力和地位而忽视道德修养的行为。
  1. 与君期戮力,起废针其肓。
  • 我们共同期待着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康复的人们,就像医生治疗疾病一样。这里的“起废针其肓”比喻救治病痛。
  1. 相将入山中,采薇以为粮。
  • 我们一起进入山中,采集野菜作为食物。这里的“采薇”可能是指一种野生植物,象征着隐居和简朴的生活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