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君岁月多,万事皆非昔。
天昏惨暮云,愁绪繁堪织。
岂期成东邻,日造芝兰室。
吟哦戒骚奴,挥洒惊墨客。
犹嫌小伎耳,宴坐学欺魄。
人间倏流电,悟此真良策。
堂堂少林老,我岂得其骨。
君来叩两端,一笑非言默。
超然反其真,游子归故宅。
玄机傥未领,对面千山隔。
象罔亦何心,珠还赤水北。
圣贤勿云远,謦咳常在侧。

【注释】

1.别君:离别。

2.岁月多:时间长久。

3.天昏惨暮云:天色昏暗,乌云密布。

4.愁绪繁堪织:忧愁的思绪繁多得难以整理,像可以编织的东西一样。

5.岂期成东邻:没想到会成为东邻之主。

6.日造芝兰室:每天都建造起如灵芝般的兰花屋。

7.吟哦戒骚奴:吟诵着《楚辞》,警戒自己不要成为屈原那样的文人墨客。

8.挥洒惊墨客:挥笔写下诗文,惊动了所有的文人墨客。

9.犹嫌小伎耳:但仍然觉得技艺还不足以达到最高境界。

10.宴坐学欺魄:静坐修行,试图欺骗自己的魂魄。

11.悟此真良策:领悟到这里才是真正高明的方法。

12.堂堂少林老:你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老僧。

13.我岂得其骨:我怎能得到你的真谛呢?

14.君来叩两端:你来到我这里,向我提出问题。

15.一笑非言默:一笑之间,就无需再言语了。

16.超然反其真:超越了尘世的纷扰,回归到事物的本相。

17.游子归故宅:如同远游的游子回到了故乡。

18.玄机傥未领:或许你还未真正理解这其中的秘密和奥妙。

19.对面千山隔:面对面的山水相隔遥远。

20.象罔亦何心:这大象罔(即象牙)又有什么心思呢?

21.珠还赤水北:就像一颗明珠被归还到了黄河以北的地方。

22.圣贤勿云远:那些圣人贤人并不遥远。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在与朋友的对话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禅门修道的理解,以及对于世俗功名的看法。全诗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禅宗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

首联“别君岁月多,万事皆非昔”抒发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感叹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已经很久,一切事物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的样子。这种感慨透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

颔联“天昏惨暮云,愁绪繁堪织”描绘了一幅阴沉的黄昏景象,乌云密布,让人感到压抑和忧郁。而这种心情如同可以编织的东西一样繁多、复杂,无法用语言表达。这里的“愁绪”既是作者的内心感受,也暗指了他对当前生活的困境和压力。

颈联“岂期成东邻,日造芝兰室”则是对友人的一种期望和祝愿。他希望友人能够成为东邻之主,每天建造起如灵芝般的兰花屋,享受宁静美好的生活。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成为一位真正的文人墨客。

尾联“犹嫌小伎耳,宴坐学欺魄”则表达了作者谦虚的态度。虽然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觉得自己技艺尚且不足,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同时,他也在静坐中尝试着去欺骗自己的魂魄,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禅门修道的理解和对世俗功名的看法。它既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揭示了他对当前生活的困境和压力的认识;既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祝愿,也透露出他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反思。这种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感悟使得这首酬答诗成为了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