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祷神龙井,云林杳莽间。
蘋蘩朝荐庙,风雨夜离山。
百里田畴熟,一年囹圄闲。
因循失报谢,石险路难攀。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在山中求雨的诗,其中包含了许多关键词和意象,如“祷雨”、“神龙井”、“云林”、“苹蘩”等。
“曾祷神龙井”,这里的“神龙井”可能是指某座与神灵有关的古井。诗人曾在此井祈求雨水,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使得田地丰收。
“云林杳莽间”,这里的“云林”可能是指云雾缭绕的山林,而“杳莽间”则描绘了这些山林的神秘和深远之意。诗人可能在这片山林中祈祷,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
第三句“蘋蘩朝荐庙,风雨夜离山”,这里的“蘋蘩”是一种古代祭祀用的祭品,而“荐庙”则表示向神灵献上祭品。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为神灵献上祭品的场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之夜离开山中的无奈之情。
第四句“百里田畴熟,一年囹圄闲”,这里“田畴”指的是农田,“囹圄”则是指牢狱。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祈祷之后,农田得以丰收,而牢狱之中的人们也得以解脱的情景。
最后一句“因循失报谢,石险路难攀”,这里的“因循”可能是指拖延或犹豫不决的意思,“报谢”可能是指感谢或答谢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为拖延或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无法回报神灵的保佑,同时暗示了山路艰险,难以攀登。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山中求雨的场景以及他在路途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虔诚祈愿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