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修庙貌,栋宇已摧残。
牲币三时少,风泉四月寒。
野僧多稌穥,古木有杉栾。
深欲重修葺,蹉跎又解官。

【注释】

何年修庙貌,栋宇已摧残:何年能修建好庙宇的容貌,现在寺庙已经破败不堪了。

牲币三时少: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一年之中也用不完。

风泉四月寒:风吹着泉水发出冷冰冰的声音。

野僧多稌穥:山中的和尚大多吃稻谷之类的粮食。

古木有杉栾:古老的树木长着松树和橡树。

深欲重修葺,蹉跎又解官:深深想重新修建一下,但仕途不顺又被免职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罢官归田后所作。诗中写山寺,写寺院,写山景,写山中之景,写山中人。从结构上看,全诗可分为三层:前六句为一层,写山寺的荒凉;中间六句为一层,写山寺周围的山景;最后四句为一层,写山中之人。前三层为并列关系,第四层则是因果关系。

首联“何年修庙貌,栋宇已摧残”,点明了诗人对寺庙的担忧,以及他对庙貌未修的遗憾之情。颔联“牲币三时少,风泉四月寒”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寺的萧条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庙貌未修、寺内无人的无奈和失望。颈联“野僧多稌穥,古木有杉栾”则通过描写山寺周围的自然风景,展现了山林之美。尾联“深欲重修葺,蹉跎又解官”,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他渴望修复寺庙,但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他的心境更加复杂。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山寺的关心和忧虑。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寺庙周边自然风景的描绘,展现了山林之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