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华德嗣音徽,尝拥真人御殿闱。
万国母仪坤积载,两朝圣嗣日光辉。
羞笾忽弃参差荇,宝匣空馀浣濯衣。
从此昭陵原上路,又添遗老泣皇妃。

《慈圣光献太皇后挽词二首》是宋代诗人陈襄的作品,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1. 诗的原文
    天开华德嗣音徽,尝拥真人御殿闱。
    万国母仪坤积载,两朝圣嗣日光辉。
    羞笾忽弃参差荇,宝匣空馀浣濯衣。
    从此昭陵原上路,又添遗老泣皇妃。

  2. 译文
    天地开张,华德之音承继着吉祥,曾经拥立真龙天子御驾亲临。
    万国之母仪范累积如山,两朝圣嗣照耀着日月光辉。
    羞答答地放弃掉参差不齐的荇菜,宝匣里空余下浣纱的衣裳。
    自此昭陵原上路,又增添了一位悼念皇妃的遗老泪流。

  3.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慈圣光献太皇后的赞美,展现了她作为母亲的伟大形象和崇高地位。诗中“天开华德嗣音徽”一句,表达了对太皇后天赐的美德和神圣身份的崇敬;“尝拥真人御殿闱”则描绘了她在宫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整首诗充满了对太皇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万国母仪坤积载”,诗人表达了太皇后如同大地一样包容和养育万物的形象,强调了她的母性光辉。同时,诗中的“羞笾”和“宝匣”等意象,也体现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最后,诗人以“又添遗老泣皇妃”作结,不仅表达了对皇妃的哀悼,也暗示了太皇后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深远影响。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了宋诗中的经典之作。

《慈圣光献太皇后挽词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敬仰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作品。通过对太皇后生平的描述和对其影响的反映,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女性领袖的尊崇和对家族、国家忠诚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