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屡乘麾天眷隆,阳春脚布随处丰。
自当九二任发蒙,均陶生民天降侗。
未应山人邀渤仝,登高临清玩昽瞳。
西邻隐雾有豹鼨,欲化龙虎九霄翀。
卵翼之恩始而终,端赖馀福锡厥躬,庶几攀附于飞雄。
【注释】
和林叔己咏福寿林塘 韵谢杨守举状:和林叔己是唐代诗人林宽(字叔己)的别号,他与杨守举一起咏赞福寿林塘。乘麾,指出使;天眷隆,意谓皇帝的恩宠深厚。阳春脚布随处丰,意谓到处都得到温暖。自当,应当。九二,指《易经》中的《乾卦》,象征龙。均陶生民,指普施教化。天降侗,意谓天赐的恩泽。未应,不该。山人,隐士。邀渤仝,意为邀请隐者。登高临清,形容隐者的生活态度。玩昽瞳,指观览自然景物。西邻,这里指隐者居住的地方。豹鼨,即豹韬,指有才略的人。欲化龙虎,比喻隐者有超凡入圣的才能。九霄翀,指飞升于九天之上。卵翼,庇护、抚养的意思。《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夫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水浅也;置之於大壑中,则芥为之舟矣。置杯于江湖之大也,则胶,水浅也;置杯於准南之江流,则胶,水浅也。”后以“卵翼”为庇护之义。端赖,全赖、依靠。馀福,指皇上给的恩惠。鼨,音同“韬”,古代兵书中所说的用智取胜的方法。《孙子·谋攻》:“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意思是善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老子》说:“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庄子·徐无鬼》又说:“夫为雌者必有一雄。”都是说善于斗争的人能先让敌放松警惕而取得胜利。攀附,依附、攀缘。《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是说鹏飞向南飞翔时,经过三个月就飞越了三千里,又经过六个月的时间飞越了九万里的路程,最后到达南海。这里用以比喻隐者的远走高飞。
【赏析】
这首诗是林宽在一次宴会上的即兴之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开头两句写林宽受到皇帝的赏识,得到了重用的机会,这得益于皇帝对他个人品德的肯定以及他对国家治理的贡献。这里的“乘麾”是指出使,而“天眷隆”则是说皇帝对他的恩宠非常深厚。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林宽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理想的描绘。他认为自己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完全是得益于皇帝的恩赐。同时,他也希望能够继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造福百姓。这里的“发蒙”指的是启蒙,也就是教育民众;“均陶生民”则是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教导和培养下一代;“天降侗”则是表示皇帝的恩泽已经降临到了百姓身上。
林宽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认为自己不应该只是享受皇帝的恩惠,还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于是他提出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未应山人邀渤仝,登高临清玩昽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不应该只是享受现在的荣誉和地位,还应该追求更高的理想和境界。
接下来四句则是对隐逸生活的具体描述。在这里,林宽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来描绘他的隐居生活:他居住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周围环绕着美丽的自然景色;他每天观察自然景物,从中汲取灵感;他还经常邀请隐士来家中聚会,一起品茗赏景。这些细节都展现了林宽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则是林宽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他希望自己能够继续追求更高的理想,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西邻隐雾有豹鼨,欲化龙虎九霄翀。”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希望能像那些传说中的英雄一样,能够化身为龙或凤,飞升到九天之上。这不仅体现了林宽对超脱世俗的追求,也表达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