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西山桐,密邻桃与李。
得地自行根,受芘逾高藟。
上濯春云膏,下滋醴泉髓。
盘结侔循环,岐分类枝体。
乘虚肌体大,坟涨土脉起。
扶疏向山壤,蔓衍出林地。
愿偕久深固,无为半生死。
倘仪大厦材,合抱由兹始。

【注释】

  1. 吾有西山桐:我有西山的桐树。 吾,我。2. 密邻桃与李:与桃花和李花紧密相连。3. 得地自行根:得到土地,自然生长自己的根部。4. 受芘逾高藟:受到庇荫,超过其他植物。芘,同“庇”,庇护;5. 上濯春云膏:上面沾着春天的云雾。6. 下滋醴泉髓:下面滋润着像美酒一样的泉水。7. 盘结侔循环:盘旋纠结如同周而复始。8. 岐分类枝体:树枝纵横交错。9. 乘虚肌体大:顺着空隙生长,肌肉丰满。10. 坟涨土脉起:土壤因它而隆起。11. 扶疏向山壤:枝叶茂盛,向山坡伸展。12. 蔓衍出林地:蔓延开来,出现在树林里。13. 愿偕久深固:希望它长久地深植于地下。14. 无为半生死:不要只活半截就死去。15. 倘仪大厦材:假设它是建造宏伟建筑的材料。16. 合抱由兹始:从这棵树开始,可以围合双手合抱。
    【赏析】
    《桐根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作品,共十首(一说十一首),这是其中第一首。此诗通过描写西山桐的优美姿态,表达了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全诗以西山桐为主,通过对它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和生命力。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首联写西山桐的生长环境。诗人说:“吾有西山桐,密邻桃与李。”这一句表明了西山桐生长在西山之中,周围环绕着美丽的桃花和李花。这种环境使得西山桐得以茁壮成长。
    颔联进一步描绘西山桐的特点。诗人说:“得地自行根,受芘逾高藟。”这说明西山桐能够适应各种土壤条件,而且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西山桐的生长特点,也为后文的进一步描述做了铺垫。
    颈联则具体描述了西山桐的生长状态。诗人说:“上濯春云膏,下滋醴泉髓。”西山桐的枝叶繁茂,仿佛沐浴在春天的云雾之中,又好像汲取了甘露般的泉水。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西山桐的美丽景色,还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西山桐的枝条分布。诗人说:“盘结侔循环,岐分类枝体。”西山桐的枝条盘曲交错,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形状,树枝纵横交错,形态各异。这一联诗生动地描绘了西山桐的枝条分布情况,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西山桐的画卷。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西山桐的期望。诗人说:“愿偕久深固,无为半生死。”我希望西山桐能够长久地扎根于地下,不只是为了生存,而是要成为一座坚固的大厦,成为人们心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这一联诗表达了诗人对西山桐的深深期待和祝福。
    整首诗以西山桐为主,通过对它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和生命力。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很好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