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羽沉弦思杳茫,南楼依旧倚斜阳。
江湖草树不相识,吴蜀舟车秪自忙。
万里秋声惊客枕,一天凉月浸胡床。
古今多少英雄恨,认取江南旧武昌。
折羽沉弦,南楼依旧倚斜阳。江湖草树不相识,吴蜀舟车秪自忙。
万里秋声惊客枕,一天凉月浸胡床。古今多少英雄恨,认取江南旧武昌。
赏析:
此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在中秋之夜登临鄂州南楼时的所见与所感,通过四句诗,生动描绘了鄂州南楼的壮观景色以及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全诗以“折羽沉弦”开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追忆,而“南楼依旧倚斜阳”则直接点明了诗题,为读者揭示了诗中的主角——鄂州南楼。
首联“折羽沉弦思杳茫,南楼依旧倚斜阳。”通过对“折羽沉弦”的意象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悠远的氛围。诗人借由“思杳茫”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无限追忆和感慨,而“南楼依旧倚斜阳”不仅展现了鄂州南楼的历史沧桑感,也暗含了诗人心中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第二联“江湖草树不相识,吴蜀舟车秪自忙。”则转入对现实景象的描写。诗人用“江湖草树不相识”来表达自己身处异地时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这片土地之间的隔阂和疏离。而“吴蜀舟车秪自忙”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忙与喧嚣,以及诗人在其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助。这两联紧密相连,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与无奈。
第三联“万里秋声惊客枕,一天凉月浸胡床。”则是对夜晚情景的具体描绘。诗人用“秋声惊客枕”来形容自己被秋风惊醒的凄凉之感,而“一天凉月浸胡床”则通过月光的照耀,营造出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透露出他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尾联“古今多少英雄恨,认取江南旧武昌。”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诗人借用“英雄恨”这一概念,表达了自己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感慨,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最后一句“认取江南旧武昌”则是诗人对过去的总结与对未来的思考,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鄂州南楼》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也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表达,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生活气息的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