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唐虞时,辅佐多世胄。
一时谋谟嘉,十世典刑旧。
古道日以衰,象贤始不懋。
近者梧桐鸣,多出芝兰秀。
杜李倡其前,刘胡继其后。
最后康乐公,卓出汉庭右。
元气倚迓续,疵国资匡救。
起予气为增,感事眉复皱。
彼出进士科,视此一何陋。
但贪一束刍,甘作三缄味。
真堪为仆僮,尚敢矜廉茂。
谁能持我诗,往为披𢗕瞀。

近者昌言多出诸贤之后有感一首

吾观唐虞时,辅佐多世胄。

一时谋谟嘉,十世典刑旧。

古道日以衰,象贤始不懋。

近者梧桐鸣,多出芝兰秀。

杜李倡其前,刘胡继其后。

最后康乐公,卓出汉庭右。

元气倚迓续,疵国资匡救。

起予气为增,感事眉复皱。

彼出进士科,视此一何陋。

但贪一束刍,甘作三缄味。

真堪为仆僮,尚敢矜廉茂。

谁能持我诗,往为披𢗕瞀。

翻译:
这首诗是诗人对唐、虞时期辅佐之臣的感慨之作。他认为唐、虞时期辅佐之臣众多,都是世族出身,他们的谋略和德行都令人钦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传统逐渐衰落,象贤之志也开始不再发扬光大。

在作者看来,近年以来许多官员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这与唐、虞时期辅弼之臣相比,显得过于粗鄙和功利。他们贪图功名利禄,不惜以身相许,这实在是让人感到遗憾和痛心。

作者感叹道:“谁能持我诗,往为披𢗕瞀?”他希望能够有人能够理解他的诗歌内涵,将其付诸实践,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