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长万物,棘子犹卷然。
及至华实稠,已悲霜露先。
功随四时去,不待三牲全。
所以陟屺人,设身常舍旃。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题的考点是赏析诗歌的语言。鉴赏时,首先要读懂原句,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意境去分析、体会,最后表达自己的见解。答题模式如下:该联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或表现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或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思善堂”中,“思善”的意思是怀念善人贤者,“堂”是指祠堂,这里指怀念善人的祠庙。
“春风长万物,棘子犹卷然。”这句是说:春风吹遍大地,使草木茂盛,但荆棘却依然枯槁。
“及至华实稠,已悲霜露先。”这句是说:等到果实成熟,叶子繁茂,就感到悲伤,因为到了冬天,霜露先降。
“功随四时去,不待三牲全。”这句是说:功业随着四季而消逝,不必等待祭品齐全。
“所以陟屺人,设身常舍旃。”“陟屺”是登高远望的意思,意思是说:因此那些思念远方亲人的人,要常常站在高处遥望远方的亲人。
“设身”就是站在高处,“常舍旃”就是经常地遥望着远方的亲人。
【答案】
思善堂
春风长万物,棘子犹卷然。
及至华实稠,已悲霜露先。
功随四时去,不待三牲全。
所以陟屺人,设身常舍旃。
译文:
春天来了,万物生长,只有荆棘还枯槁着。等到果实成熟树叶繁茂,才感到悲伤,因为到了冬天,霜露先降。功业随着四季而消逝,不必等待祭品齐全。因此那些思念远方亲人的人,要常常站在高处遥望远方的亲人。
赏析:
首联写景,点出时令与物候特征。“春风”、“棘子”等词语都饱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颔联以物象比人世,抒发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遭遇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颈联用典抒情。诗人借古讽今,感叹时光飞逝,年华易老。“功随四时去”,意即功业不能久存;“不待三牲全”,言其功业不能长久,终将消亡。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的感慨,也暗含了诗人的政治抱负。
尾联直接抒情,表明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作者通过“陟屺人”的形象来表达这种情感。“陟屺”是登高远望的意思,“设身常舍旃”则是说那些思念亲人的人,要常常站在高处遥望远方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