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岁探至道,颇欲齐得丧。
偶然遇逆境,又尔起诸妄。
贤哉陈夫子,胸次甚夷旷。
警我以微言,恐我犹事障。
嗟我与夫子,少长异州党。
倾盖逆旅中,谈笑便抵掌。
谁言江浙远,嗜好无异尚。
我虽谬涉世,途穷理归鞅。
而君方朝天,高论献忠谠。
赠君秋兔毫,聊以代杯盎。
勿云管城子,未有食肉相。
当知中书君,日侍九天上。
这首诗是诗人在陈舜卿处得到笔赠时写的,表达了他对陈舜卿的敬慕之情。
第一句”中岁探至道,颇欲齐得丧”,意为他在中年时期开始寻找人生之道,试图达到一种平衡,即追求名利与保持内心的宁静之间的平衡。
第二句”偶然遇逆境,又尔起诸妄”,表示他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又能很快地摆脱这些困扰,恢复平静的心态。
第三句”贤哉陈夫子,胸次甚夷旷”,称赞了陈舜卿的高尚品质和开阔胸怀。
第四句”警我以微言,恐我犹事障”,表达了诗人对陈舜卿的感激之情,因为他用智慧的话语提醒他,使他能够看清自己,摆脱各种束缚。
第五句”嗟我与夫子,少长异州党”,意味着诗人与陈舜卿虽年岁不同,但志趣相投,友谊深厚。
第六句”倾盖逆旅中,谈笑便抵掌”,描述了他们在一起时的愉快时光,以及彼此之间深厚的友情。
第七句”谁言江浙远,嗜好无异尚”,表示无论身处何方,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和喜好都是相同的。
第八句”我虽谬涉世,途穷理归鞅”,虽然诗人自己也经历过一些曲折,但他最终会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第九句”而君方朝天,高论献忠谠”,赞美了陈舜卿的高远见解和正直言论。
第十句”赠君秋兔毫,聊以代杯盎”,用秋天的兔子毛制成的笔来表达自己的谢意。
第十一句”勿云管城子,未有食肉相”,用管城子比喻陈舜卿,意思是说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而忘记自己的本色。
最后一句”当知中书君,日侍九天上”,表示陈舜卿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永远在人们心中照耀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陈舜卿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豁达和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