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山东来,遗我数丸墨。
握丸大如指,盥手重拂拭。
浓磨向日看,古瓦增润泽。
经屑不见纸,清光隐深墨。
书云旧所秘,闻今已难得。
庭圭死已久,至宝世罕识。
御府徒仅存,人间万金直。
兖州擅高价,比歙固少抑。
古松亦将尽,神奇渐衰息。
文章不见贵,笔砚岂可掷。
牢落况此君,虽精淡无色。
怜君情好古,投赠兼以臆。
世事持此观,噫嗟共冥默。
谢人惠兖墨
故人山东来,遗我数丸墨。
握丸大如指,盥手重拂拭。
浓磨向日看,古瓦增润泽。
经屑不见纸,清光隐深墨。
书云旧所秘,闻今已难得。
庭圭死已久,至宝世罕识。
御府徒仅存,人间万金直。
兖州擅高价,比歙固少抑。
古松亦将尽,神奇渐衰息。
文章不见贵,笔砚岂可掷。
牢落况此君,虽精淡无色。
怜君情好古,投赠兼以臆。
世事持此观,噫嗟共冥默。
【注释】
兖:地名,在今山东省。
庭圭:古代的一种美玉。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用简练的语言描写了一块珍贵的砚台,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四十六字,分四段,每段八句,每句五言。
第一段:“谢人惠兖墨。” 点明题旨,说明这块墨的价值。“谢人”二字表明了谢意。“惠”字表现了对方对作者的慷慨馈赠的感激之情。“兖”是地名,位于山东省境内,是著名的产砚之地。古人称“兖州之墨为天下第一”。
第二段:“故人山东来,遗我数丸墨。” 这两句是说,这位故人从山东来到京城后,送给作者几颗珍贵的墨丸。这里的“故人”是诗人的朋友,“山东来”表明了朋友来自遥远的山东。“遗我数丸墨”则表现了故人的慷慨大方和对作者的深情厚谊。
第三段:“握丸大如指,盥手重拂拭。”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墨丸很大,可以像手指一样大。“盥手”(洗手)的动作则表明了作者对这件礼物的珍视之情。“重拂拭”则表现了作者对这块珍贵墨的喜爱之情。
第四段:“浓磨向日看,古瓦增润泽。”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阳光照射下来时,这块墨的表面显得十分光滑润泽。“古瓦”则是指古代的房屋或建筑,这里用来比喻墨的质地。“增润泽”则表现了墨的光泽感。
第五段:“经屑不见纸,清光隐深墨。” 意思是经过磨砺之后,可以看到纸上的文字,但墨的本色却依然清晰可见。“经屑”(磨碎)则表现出了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磨砺的特点。“清光”则是指墨的颜色,“隐深墨”则表现了墨在使用时能够掩盖纸张上的其他颜色。
第六段:“书云旧所秘,闻今已难得。”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块墨曾经被人们视为珍宝,但现在已经变得难以得到。“书云”则是指书信中的内容,“旧所秘”则表示这块墨曾经被视为珍贵的宝物。“闻今已难得”则表示现在很难买到这种优质的墨了。
第七段:“庭圭死已久,至宝世罕识。” 这是一首题画诗,通过描写一幅珍贵的砚台画,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之情。全诗四十六字,分为四段,分别描绘了砚台的形状、质地、用途以及与作者之间的情感纽带。
第八段:“御府徒仅存,人间万金直。” 意思是,现在的皇宫中只剩下一些仿制品,而真正的优质墨却已经很难见到。“御府”指的是皇家收藏室或仓库,“徒仅存”则表示现在的皇宫中只有一些仿制品而已。“人间万金直”则表示真正的优质墨非常珍贵,其价值相当于万两黄金。
第九段:“兖州擅高价,比歙固少抑。” 意思是,因为这块砚台的产地和品质都很高,所以它的价格在市场上也相对较高。“擅高价”表示这块砚台的价格在市场上很高,“比歙固少抑”则是说它的价格虽然比歙州的砚台高,但也还算适中,不会过高。
第十段:“古松亦将尽,神奇渐衰息。” 意思是,由于时间流逝,古树也会逐渐枯萎凋零,而这块砚台的神奇之处也逐渐消失殆尽。“古松”则是指古老的树木,“亦将尽”表示这些古老的树木也在逐渐失去生机。“神奇渐衰息”则表示这块砚台的神奇之处也在不断消失。
第十一段:“文章不见贵,笔砚岂可掷。” 意思是,虽然文章并不贵重,但是笔和砚却是不可丢弃的物品。这里的“文章”指的是文学作品或者学术著作等,“不见贵”则表示这些东西并不值钱,但它们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笔砚岂可掷”则表示即使这些东西不值钱,也应该好好珍惜和使用。
第十二段:“牢落况此君,虽精淡无色。” 意思是,虽然这块砚台已经很陈旧了,但它依然保持着一种精致和淡雅的风格。这里的“牢落”表示这块砚台的状态很破旧,“虽精淡无色”则表示虽然它的外表看起来已经很陈旧了,但它仍然保持着一种精致的风格。
第十三段:“怜君情好古,投赠兼以臆。” 意思是,我很欣赏你对于古代文化的热情和喜爱。这里的“爱古”表示喜欢古代文化或传统的事物,而“以臆”则表示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想象来进行赠送。
第十四段:“世事持此观,噫嗟共冥默。” 意思是,我们应该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不要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精神层面的修养。这里的“持此观”表示持有这样的态度或观点,而“噫嗟共冥默”则表示应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价值观是否过于功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