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蚀磨即明,水浑澄斯清。
杂然外滑销,道在虚中生。
达哉彭城公,养心浩无营。
一觉自复本,妙用皆随成。
性通儒佛间,大抵寂与诚。
云见非见故,执见流为情。
名堂虽取相,证实不证名。
文书每丛委,宾客兹逢迎。
二谛本无碍,安知堂虚盈。
优游寄真赏,接引开群盲。
登堂一开豁,洒然尘劳轻。

这首诗由利漕刘忱明所写,描述了他在看到性堂时的感受和思考。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利漕刘忱明复见性堂(利漕刘忱明再次看到了性堂)

  • 鉴蚀磨即明(镜子上的污垢被磨去,变得更加明亮)
  • 水浑澄斯清(清澈的水变得纯净)
  • 杂然外滑销(外面的东西都被清除了)
  • 道在虚中生(道存在于虚空之中)
  • 达哉彭城公(真是彭城公啊,非常通达)
  • 养心浩无营(内心修养广阔无垠,不受外界干扰)
  • 一觉自复本(一次觉醒就能回到本来的状态)
  • 妙用皆随成(神奇的作用都随着成就而产生)
  • 性通儒佛间(本性与儒家和佛教的教义相通)
  • 大抵寂与诚(大体上是寂静与真诚的结合)
  • 云见非见故(云彩显现不是显现)
  • 执见流为情(执着于所见就会成为情感)
  • 名堂虽取相(名字虽然取自现象,但并不等同于真实)
  • 证实不证名(证实不是在证明名字)
  • 文书每丛委(文件堆积如山)
  • 宾客兹逢迎(客人和仆人争相来迎接)
  • 二谛本无碍(二种真理本没有障碍)
  • 安知堂虚盈(怎么知道这堂房是空的还是满的呢?)
  • 优游寄真赏(悠然自得地寄托真善美)
  • 接引开群盲(引领着众人摆脱盲目)
  • 登堂一开豁(登上台阶,一切豁然开朗)
  • 洒然尘劳轻(心灵顿时轻松,不再受尘世烦恼困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利漕刘忱明在性堂的经历,展示了他内心的觉醒和对真理的领悟。他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到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外在的形式和表象,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智慧。诗中的“性通儒佛间”,表达了他对儒家和佛教的融合理解,认为两者在本质上相通,都是关于人的本性和修养的问题。

诗人通过对镜子和水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了内心的洗涤和净化过程。他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和实践,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这种追求内在的平静和和谐,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它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本哲学书籍,引导人们思考如何通过内心的修炼来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