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陀岩中大慈圣,沧浪石上观生死。
南州么圣师子王,感梦白衣施无畏。
梦回洒笔具光相,照镜还与我面同。
当时若会照镜句,放下江南作闲客。
【注释】
补陀岩:在浙江余杭。大慈圣:观世音的另一种称呼。沧浪石:指太湖中的洞庭山,有观音寺。感梦:梦见观音。施无畏:给予安慰。具光相:有光明相。照镜:照镜子。当时若会照镜句:如果能照镜子,就会明白当时的诗句。放下江南作闲客:放下南唐皇帝的身份,成为平民百姓。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南唐后主李煜梦见大慈圣和观世音的故事。诗中用大慈、观世音的名字作为引子,引出对观世音的形象描述,又通过梦中观世音的慈悲,来表达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以“放下”二字收尾,表达了诗人希望放下身份,过上普通人生活的愿望。全诗意境高远,富有哲理。
【译文】
在补陀岩中有大慈圣,沧浪石上有观世音。
南州的么圣师子王,感梦白衣人给我安慰。
梦回洒笔具光相,照镜还与我面同。
如果当时能照镜子,就能放下当皇帝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