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光古佛,不显其光。
古锥透穿,大千以为囊。
卧像出家,西峰参道。
亦俗亦真,一体三宝。
彼逆我顺,彼顺我逆。
过即追求,虚空鸟迹。
驱使草木,教诲蛇虎。
愁霖出日,枯旱下雨。
无男得男,无女得女。
法法如是,谁夺谁予。
令君威怒,免我伽梨。
既而释之,遂终白衣。
白帽素履,须发皤皤。
寿八十二,与世同波。
穷岩草木,枯腊风雨。
七闽香光,家以为祖。
萨埵御天,宋有万姓。
乃锡象服,名曰定应。

诗句释义

  • 定光古佛:定光古佛,意为古老的佛像或佛陀。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南安岩中的一座古佛雕像。

  • 不显其光:不显露其光芒,指古佛的神秘和庄严。

  • 古锥透穿:用古锥穿透石头,形象地描述佛像的坚固和古老。

  • 大千以为囊:大千世界都像是一个口袋,形容佛法广大无边。

  • 卧像出家:卧像是修行者的样子,出家是佛教中的一种生活方式。

  • 西峰参道:在西方山峰上修行,指寻求佛法的道路。

  • 亦俗亦真,一体三宝:既世俗又神圣,既是人又是佛,代表了佛法的完整性。

  • 彼逆我顺,彼顺我逆:表示佛法中的因果观,即因果报应是自然规律,不可违背。

  • 过即追求:过去的就是现在的,过去的就是未来的,一切都在因果律中流转。

  • 虚空鸟迹:指佛教中的空无概念,如同虚空中飞翔的鸟影,无迹可寻。

  • 驱使草木:比喻佛法能影响万物,使之生发慈悲心。

  • 教诲蛇虎:指佛法对动物也有教化作用,使它们懂得佛法的道理。

  • 愁霖出日:形容佛法能使困境中的人看到希望,就像乌云散去后露出阳光一样。

  • 枯旱下雨:比喻佛法能给干旱的世界带来雨露,使其恢复生机。

  • 无男得男,无女得女:指男女皆能通过佛法获得解脱,不受性别限制。

  • 法法如是:佛法就是这样,没有例外。

  • 谁夺谁予:意味着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没有谁能夺取谁。

  • 令君威怒:让您的愤怒化为佛法的力量,化解冲突。

  • 既而释之:然后释放了您心中的愤怒。

  • 遂终白衣:最终以出家人的身份度过余生。

  • 白帽素履:白色的帽子,朴素的鞋子,形容僧人的简单生活。

  • 须发皤皤:头发花白,胡须也长,形容老人的形象。

  • 寿八十二:寿命八十二岁,与世同波,与世间众生一同经历生命的变化。

  • 穷岩草木:在山间的岩石上生长的草木,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 枯腊风雨:形容山中的树木在风中摇曳,承受着岁月的风雨洗礼。

  • 七闽香光:七闽地区有香气四溢的佛教圣地。

  • 家以为祖:家中将此视为祖先,体现了其在当地的影响力和信仰价值。

  • 萨埵御天:萨埵是佛教中的一个术语,代表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 宋有万姓:宋朝时期,佛教已经普及到了全国各个角落,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

  • 乃锡象服:给佛像穿上象征身份的服饰,体现了对佛法的尊重和崇敬。

    译文:

    南安岩中有一位定光古佛,他不显现自己的光辉。他用古时的锥子穿透了石头,展现出大千世界的广博无边。他的卧像表现出修行者的样子,他在西峰上修行,探索佛法的道路。他既世俗又神圣,既是人又是佛,代表了佛法的完整性。他教导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逆境,如何应对世间的纷扰。他告诉我们,过去的就是现在的,过去的就是未来的,一切都在因果律中流转。他教我们如何驾驭内心的欲望,如何面对内心的痛苦。他让我们明白,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没有谁能夺取谁。他让我们学会放下心中的愤怒,用佛法的力量化解冲突。最终,他释放了您心中的愤怒,让您以出家人的身份度过余生。您以出家人的身份度过了余生,您的一生都在宣扬佛法,弘扬佛法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南安岩中一位古佛的形象及其教化众生的过程。诗人通过对古佛的描述,展现了古佛的威严与慈悲,以及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同时,诗人通过对古佛教化众生的描述,表达了佛法的伟大力量和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