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踪迹困尘埃,几向名山勒驾回。
闲约访僧寻野寺,翻成踏雪看官梅。
岫云要是无心出,溪月犹能有兴来。
竹折松攲更愁绝,不妨吟赏助清哀。
【注释】
约建德蔡令游梅山:邀约建德的蔡令一起去梅花山上游玩。
长年踪迹困尘埃,几向名山勒驾回:长年漂泊无依,困于尘世,几次想回到名山大川去游玩呢。
闲约访僧寻野寺,翻成踏雪看官梅:闲暇的时候约请蔡令一起去探访僧人,寻找野寺,结果却只能踏雪赏梅。
岫云要是无心出,溪月犹能有兴来:如果山峰上的云雾无心散开(指天气放晴),那么溪边的月亮也还能照见我呢。
竹折松欹更愁绝,不妨吟赏助清哀:《江雪》一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句子,是说竹子折断了,松树倾倒了,更增添了我愁闷之极,但不妨借吟咏赏景来抒发心中的悲凉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全诗以景物为线索,通过写约友访山、观雪赏梅、探幽觅胜,以及因遇阻而感伤的全过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此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清远,风格朴实自然。
首联起笔即点出题中之人,交代出其身份——蔡令,同时表明自己与此人的关系——相约。“长年踪迹困尘埃”,意谓自己长年来四处奔波,没有定所,身陷尘世之中,难以自拔。“几向名山勒驾回”,则进一步写出自己虽身处名山大川,却也难逃仕途羁绊,无法真正地放松身心。这一句看似在写自己的身世遭遇,其实也是暗寓着诗人的抱负与无奈,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颔联承接前文,由约友登山赏梅过渡到实际行动,“闲约访僧寻野寺”,本是约友人一同去拜访寺庙中的僧人,寻找野外寺庙,然而结果却是“翻成踏雪看官梅”。这一转折,既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担忧,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失望。“岫云”、“溪月”两处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然而,“竹折”、“松欹”两句则将诗人的心境推向了另一极端。竹子折断了,松树倒下了,更加衬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痛苦。
颈联“竹折松欹更愁绝,不妨吟赏助清哀”,则是诗人情感的又一转变。面对眼前的美景,诗人并没有被困境所困扰,反而借吟咏赏景来抒发心中的悲凉之情。这里的“吟赏”,既是对美景的品味,又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宣泄。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
尾联“竹折松欹更愁绝,不妨吟赏助清哀”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虽然诗人身处困境之中,但是他却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不被外界事物所影响。相反,他还将这种心态融入到自然美景之中,借助吟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这首诗以景物为线索,通过写约友访山、观雪赏梅、探幽觅胜,以及因遇阻而感伤的全过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清远,风格朴实自然,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