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官来自洞中天,闲向桑间戏问禅。
已为命机根玉箓,曾将心印祖金仙。
懒看小吏呈朝报,喜听高人说世缘。
一物也无参底事,纷纷谁可付真筌。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作者游历徐州时所见所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
我们来看第一句:“得官来自洞中天”,这里用“洞中天”形容官职高远,地位显赫。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得意和自豪。
第二句:“闲向桑间戏问禅”,这句诗中的“桑间”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民间乐舞,而“戏问禅”则表现出诗人对佛教禅宗的好奇和探求。这里的禅,可以理解为一种人生智慧或哲理思考。
第三句:“已为命机根玉箓”,这句话中的“命机”指的是命运的机缘或机遇,“根玉箓”则是比喻人生的福缘深厚如玉箓一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好运连连、福泽深厚的感慨。
第四句:“曾将心印祖金仙”,这里的“祖金仙”指的是佛陀或菩萨等高僧大德,诗人将自己与这些圣洁的人物相提并论,表明了自己对于佛法的虔诚信仰和追求。
然后是第五句:“懒看小吏呈朝报”,这里的“小吏”指的是官府的小职员或下级官员,“朝报”则是传达朝廷旨意的文件或报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繁琐政务的不屑一顾,更注重内心的修行和精神追求。
第六句:“喜听高人说世缘”,这里的“高人”指的是有学问、有才华的人,他们谈论的都是世间的真理和道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智者的敬仰和向往,希望从他们的教诲中汲取智慧。
最后一句:“一物也无参底事”,这句话中的“一物”指的是一切事物,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万物平等、无分别的态度。他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没有哪个事物是独立存在的。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理念。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游历徐州时的所见所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诗人以禅宗的智慧、佛法的信仰、官场的历练、世俗的繁华等为主题,通过对各种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展现出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