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虽落斧斤手,一径尚邀行路人。
岭是松非休更问,逍遥巾下已离尘。
【注释】
万松岭:即江西万安县的龙山,在县城西面。
一径:小路。
逍遥巾:指道士所戴的高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754年(天宝三载)游庐山时所作。万松岭是庐山著名的风景点之一,山上有万株苍翠的松树,所以叫“万松岭”。
首句“万松虽落斧斤手”,写万松岭上的松树虽然遭到过砍伐,但依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次句“一径尚邀行路人”,则表明尽管万松岭上的松树被砍伐了一部分,但仍有许多行人来此游览。这两句诗,一写万松岭上的松树依然茂盛,二写游客仍然很多,表现出诗人对万松岭景色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岭是松非休更问”,紧承上句而来,说既然岭是松,那松就是岭;既然岭还是岭,那松就仍然是松;你休想用砍伐的办法去消灭它!这一句是说万松岭上的松树是庐山的精华,不能砍伐。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万松岭比作一个刚强的女子,她虽然遭到过砍伐,但仍然坚贞不屈,誓死捍卫自己的尊严。这种写法既富有诗意,又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四句“逍遥巾下已离尘”,是对前四句的总括。这里所说的逍遥巾,指的是道士的道帽,是高高挂起的,飘飘然好像脱离尘世一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万松岭上的松树被砍伐了,但它的精神并没有受到伤害,反而更加高洁、脱俗。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道教思想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清新优美,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