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夜如昼,相投清与明。
风微尘迹悄,波定月华轻。
此景方中见,何人性上生。
涵虚难立象,照物自无情。
宝鉴非镕就,灵珠乃混成。
忽惊居士眼,一点与强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第一句:“独坐夜如昼,相投清与明。”
注释: 独自坐在夜晚,感觉如同白昼一样明亮和清晰。
赏析: 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中独自坐着,却感到如同白天一样的明亮和清晰的感觉。这种独特的体验可能是由于他的内心宁静或某种特殊的心境所致。
第二句:“风微尘迹悄,波定月华轻。”
注释: 微风轻轻吹过,使得尘埃的痕迹变得不明显;平静的水面映照出月光的轻柔。
赏析: 这一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感受。微风和平静的水面共同营造了一个宁静、清新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澄澈。
第三句:“此景方中见,何人性上生。”
注释: 这个景色在我心中显现出来,人的情感也是从内心生长出来的。
赏析: 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他认为,自然界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内在的。而人的情感也是如此,它是从内心深处生长出来的。
第四句:“涵虚难立象,照物自无情。”
注释: 包容虚空难以确立形象,照物自然没有情感。
赏析: 这一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他认为,真正的美是无法用具体的形象来描述的,因为它超越了物质世界的限制。同样,照物时也不会有情感的投入,因为那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第五句:“宝鉴非镕就,灵珠乃混成。”
注释: 像宝镜一样,它并不是被熔化而成的,就像灵珠一样,它也不是被混合而成的。
赏析: 这一联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美好并非是通过某种手段或方法就能得到的,而是需要自己去发现和领悟。同样地,灵珠也不是被混合而成的,而是自然形成的。
第六句:“忽惊居士眼,一点与强名。”
注释: 突然让居士的眼睛震惊,一点与强名无关。
赏析: 最后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观念的批判。他认为,人们常常追求一些外在的东西,而忽视了内心的真实感受。诗人通过这句话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名利,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实。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通过对比和比喻等手法,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事物的深刻见解和独特见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