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桥在何许,往者郊送翱。
我行姑苏城,半日空周遭。
惟君昔我契,义不减同袍。
珠林一杯酒,明朝隔江涛。
年来尺书绝,目断飞鸿高。
我今换一官,五溪当不毛。
君行官王都,杂遝从英髦。
城中十万户,历问无乃劳。
兹焉失一见,使我心忉忉。
【解析】
- 诗句内容理解。第一二句,平江寻吴恭叔不获。“皋桥”即指皋桥,在江苏省苏州市,是苏州的古桥之一,位于苏州城区东北,横跨古运河上,因桥上常有船过而得名。“往者郊送翱”,意思是以前我送您的时候。第三四句,我行姑苏城,半日空周遭。“我行”即我行走、我来到,姑苏城指苏州城。“半日空周遭”,指半天时间走了半天才走完。第五六句,惟君昔我契,义不减同袍。“同袍”即战友,这里泛指朋友。“义不减同袍”意思是你和我以前有深厚的友谊,你今天来,我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第七八句,珠林一杯酒,明朝隔江涛。“珠林”指酒,这里代指喝酒。“隔江涛”意思是你明天要渡江回王都去,那时江上风大浪急。第九十一句,年来尺书绝,目断飞鸿高。“尺书”指书信,“飞鸿”指鸿雁,鸿雁传书,指书信往来。“目断飞鸿高”意思是自从你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收到你的信了,看到天上飞翔的鸿雁也以为是你托它捎来的信了。第十一十二句,我今换一官,五溪当不毛。“五溪”指湖南湘西一带,当时称为蛮荒之地,故称五溪。“不毛”是说荒凉、荒芜。“不毛”意为荒废、荒凉。“当不毛”意思是我现在已经调任五溪县的长官(县令)。十三十四两句,君行官王都,杂遝从英髦。“王都”指京城,这里指京都。“杂遝从英髦”意思是你将要到京师去任职,那里的人很多都是英杰之士。第十五十六句,兹焉失一见,使我心忉忉。“兹焉”指这里,在这里。“心忉忉”意为我在这里失去了和你相见的机会,心中十分难过。
- 译文。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深切留恋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意深挚。
- 赏析。首联点明题旨。首句“平江寻吴恭叔不获”,说明诗人在平江(江苏苏州)寻找好友吴恭叔未果;第二句“皋桥在何许”,表明诗人在皋桥附近寻找友人未果。这两句诗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同时也为下文作了铺垫。颔联写诗人离开后的情景。诗人来到姑苏城后,由于时间已晚,所以只走了半天下,周围环境显得空旷。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最后两句“我今换一官,五溪当不毛”,意思是我已经调到偏僻地方去上任了,那地方荒无人烟;“君行官王都,杂遝从英髦”,意思是你将要到京师去任职,那里的人很多都是英杰之士。这四句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自己新职的自豪之感。尾联“兹焉失一见,使我心忉忉”,则是诗人对与友人分别后的感慨和遗憾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答案】
平江寻吴恭叔不获
皋桥在何许,往者郊送翱。
我行姑苏城,半日空周遭。
惟君昔我契,义不减同袍。
珠林一杯酒,明朝隔江涛。
年来尺书绝,目断飞鸿高。
我今换一官,五溪当不毛。
君行官王都,杂遝从英髦。
城中十万户,历问无乃劳。
兹焉失一见,使我心忉忉。
翻译:
平江寻吴恭叔不获
皋桥在哪儿?我曾在皋桥旁送你离去。
我到了姑苏城,但只走了一天的路程就离开了。
因为只有你和我才有这样深厚的友情!
珠林一杯酒,明天你要渡过长江。
年来尺书绝,目断飞鸿高。
我如今被派到偏远的地方做官。
你即将去京城做官,那里的官员都是些英俊之才。
城中十万户人家,经过我的询问没有一个认识你。
在这离别的时刻,我怎么能够不想你呢?
我今换一官,五溪当不毛。
你将要到京都去任职,那里人山人海。
杂沓着许多英杰之士,他们个个才华横溢。
君行官王都,杂遝从英髦。
你在王都任职,那里聚集了许多英才。
城里十万户人家,经过你的询问没有一个不是人才。
在这里失去与你见面的机会,我心中感到十分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