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然一何奇,枯者亦靡侧。
虽经岁祀多,未觉霜霰迫。
余行再此驿,尔故无变色。
慨念题诗人,深为九泉客。
泥深兀羸马,苔老迷旧刻。
爱尔故苍苍,余今变为白。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亭然一何奇,枯者亦靡侧。

注释: “亭然”形容事物高耸而突出,“一何奇”表示非常奇异。”枯者亦靡侧” 描述即使是枯萎的植物也显得扭曲不直。

2. 虽经岁祀多,未觉霜霰迫。

注释: “岁祀多”意味着经历了许多年。”霜霰迫”指的是霜冻和雪的侵袭。尽管岁月漫长,这里并未感到外界恶劣气候的威胁或压迫。

3. 余行再此驿,尔故无变色。

注释: 诗人在此停留时,驿站的马匹未曾显示出任何忧虑或恐惧的样子。

4. 慨念题诗人,深为九泉客。

注释: 诗人因思念那些已逝的文人墨客(题诗人)而深感哀伤,他们如同在九泉之下的灵魂,无法相见。

5. 泥深兀羸马,苔老迷旧刻。

注释: 泥土太深,导致瘦弱的马儿显得孤立无助;长满苔藓的地面上,古刻文被淹没在了岁月的尘埃之中。

6. 爱尔故苍苍,余今变为白。

注释: 诗人感叹曾经的青色已被时间染白,象征着青春的消逝与生命的无常。

译文

在这座奇特的高台上,即便是枯萎的树木也扭曲着身躯。

经过漫长的岁月,我并未感受到寒霜和雪花的压迫感。

我在此地再次停留,但您的马匹却从未表现出恐惧或不安。

我怀念那些已逝的文人墨客,他们在阴间孤独地等待着重逢。

深埋在泥土中的瘦弱马儿,以及长满了苔藓的古老石刻,都在讲述着时间的流逝。

我感叹那曾经的青翠如今已经被时间染成了白色,生命如同易逝的白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用“亭然一何奇”来形容高台之独特,接着描绘出即使在严寒中,高台依然屹立不倒的景象。第二句“虽经岁祀多”暗示了岁月的漫长,而第三句“未觉霜霰迫”则表达了尽管历经岁月,诗人并未感受到寒冷的威胁,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适应和内心的平和。

接下来四句分别以“余行再此驿”、“尔故无变色”、“慨念题诗人”,以及“泥深兀羸马”、“苔老迷旧刻”等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生命无常的思考。最后两句更是将主题推向高潮,通过对比昔日的青春与今日的苍白,传达了诗人对逝去青春的哀愁和对生命轮回的自然法则的理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