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梦吟成望帝归,征鞍未许柳丝知。
笑听鄮岭春禽哢,去博延英午漏迟。
【注解】
晓梦吟成望帝归:晓梦,指晨梦;吟成,即吟成一诗。望帝,指蜀王杜宇,传说他死后化为杜鹃鸟。杜宇是周朝蜀王的名字,后被追封为望帝。
征鞍未许柳丝知:征鞍,出征时所骑的马具;柳丝知,意为柳枝知晓征人的心情。
笑听鄮岭春禽哢:鄮岭,山名,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南;春禽哢,春天里鸟儿叫声。
去博延英午漏迟:博,古代一种计时器;延英,皇宫中的门名;去博延英午漏迟,意思是说去延英殿奏事,而午漏声迟迟不响。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清晨起来,在梦中吟成了一首劝农诗,然后起床准备上早朝。作者用“晓梦吟成望帝归”一句起兴,既点出了时间,又写出了心境,意蕴深厚。
接着以“征鞍未许柳丝知”一句承启,既表明自己正在休息,也表明自己正处在国家危难之时,不能像平常一样轻松闲适。此句中一个“未”字,把“梦”“吟”联系起来,使全诗充满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晓梦吟成望帝归”两句诗中,“笑听鄮岭春禽哢”,诗人想象自己正在聆听鄮岭上小鸟的啼鸣,表现了一种悠然的情调。“去博延英午漏迟”则进一步写自己的悠闲自得之情。“博延英午漏迟”与前面两句相比显得更加悠闲。
这首诗是杜甫《和虚斋劝农十诗》中的第六首。这首诗是杜甫对好友崔明府的一次劝农诗。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劝诫崔明府要重视农业,不要因为游山玩水、耽于逸乐而耽误了农事。全诗写得情真意切,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