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爱鼎已成癖,今日还书真是痴。
不分多求董威辇,只应重老李咸熙。
注释:
松石 其二:松树和石头。
向来爱鼎已成癖:以前就喜欢收藏鼎器,已经成癖了。
今日还书真是痴:今天归还书籍,真是痴傻。
不分多求董威辇:不考虑过多地索取董威辇(古代一种车轮)。
只应重老李咸熙:应该看重李咸熙(唐朝宰相李德裕的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回忆自己曾经对收藏古董的痴迷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古代贤臣如李咸熙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现在的收藏行为和古代贤臣的行为,抒发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现实的反思。
首句“向来爱鼎已成癖”,诗人回忆起自己过去对鼎器的痴迷,这种痴迷已经成了他的一种习惯。第二句“今日还书真是痴”,诗人现在归还书籍的行为,在他看来是一种痴傻的表现。这里,诗人用“痴”来形容自己现在的收藏行为,表明他已经完全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初心。
第三句“不分多求董威辇”,诗人表示自己在追求古董的过程中,并不计较数量,甚至不考虑过多的索取。这里的“董威辇”可能是指董威辇这种古代车轮,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他在追求古董时的态度,表现出他的贪婪和不知足。第四句“只应重老李咸熙”,诗人认为只有像李咸熙这样的贤臣才会被重用,而自己现在的行为与之相比,显得有些愚蠢。这里,诗人将贤臣与自己进行比较,表达了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批判。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回忆和反思,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贤臣的敬仰之情。